[发明专利]一种开放性伤口治疗的药条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26533.2 | 申请日: | 2020-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75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11 |
发明(设计)人: | 陈玲云;董良鹏;王明莹;汪艳丽;杨卫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M35/00 | 分类号: | A61M35/00;A61F13/02 |
代理公司: | 新乡市平原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39 | 代理人: | 杨杰 |
地址: | 4531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开放性 伤口 治疗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开放性伤口治疗的药条,包括:药条本体,由外部的抗菌织物与内部的无菌、抗菌、吸水性填充物构成,根据伤口深度及宽度不同,药条为带状、柱状,已药条为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药物的载体,放置于所处理伤口之内,引导所受创伤组织由内到外有序愈合并及时排出所产生脓液,从而加快再生组织的生长,缩短伤口愈合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开放性伤口治疗器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开放性伤口治疗的药条。
背景技术
在人类的工作生活中,每一个个体都有遇到过受外力影响产生本体出现开放性伤口的情况。视伤口情况不同又分为擦伤、撕裂伤、切伤、刺伤、贯穿伤等,无论是和平时期还是战争时期这类情况都时有发生。现有的治疗方法多为止血、清创、包扎及扩创、引流、包扎并注射或口服消炎药物。这样的治疗方法虽然较为常用,但无法控制伤口由内到外的逐步生长结合,极易造成表皮组织已经愈合,内部组织尚未愈合的情况,致使创伤未愈合部位所产生的脓液无法排出,甚至造成二次感染的情况发生处,延长了伤口愈合的时间,增加了患者自身的痛苦。
因此,如何在止血、清创后有序的掌控伤口由内到外逐步愈合,特别是战时的贯穿伤、刃器切伤、刺伤的治疗,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放性伤口治疗的药条,以解决或者至少缓解上面存问题。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药条,包括:
药条本体,由外部的抗菌织物与内部的无菌、抗菌、吸水性填充物构成,根据伤口深度及宽度不同,药条为带状、柱状,已药条为清热燥湿、活血消肿、去腐生肌药物的载体,放置于所处理伤口之内,引导所受创伤组织由内到外有序愈合并及时排出所产生脓液。
所述药条本体的抗菌织物为预先压制成特定形状的空腔,药条本体表面开设有贯穿药条本体的孔洞;药条本体表面所开设孔洞之间有预压制成凹槽的载药槽;药条本体的顶端预设有载药的凹陷。
进一步,所述药条本体由多层抗菌织物压制而成的空腔体。
进一步,所述多层抗菌织物压制而成的药条为圆柱状或扁平带状。
进一步,所述药条前端预制有隔离片。
进一步,所述药条本体对称位置有预压制凹槽贯穿主体外侧。
进一步,所述药条本体对称位置周边,预压凹槽之间间隔开设有透孔。
进一步,所述前端预制隔离片上开设有透孔。
进一步,所述药条本体空腔体内放置有无菌、抗菌、吸水性填充物。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开放性伤口治疗的药条,尤其适用于战时的贯穿伤、刃器切伤、刺伤等的治疗,能够缩短伤员伤口愈合时间,有效降低战时战斗减员的比例。
2.本发明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痔、痔漏等病灶处理后的治疗也有显著的效果,与现有处置相比能够缩短病人创口愈合时间。
3.本药条便于携带、使用简便,适合在战时用于紧急处理与野战医院治疗所用;适于野外活动中处置开放性创伤。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圆柱形药条示意图;
图2示出了圆柱形药条侧方示意图;
图3示出了圆形隔离片示意图;
图4示出了带状药条上侧方示意图;
图5示出了带状药条下侧方示意图;
图6示出了带状药条隔离片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653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