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米加工用反复可调式碾米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22189.X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0834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占虎 | 申请(专利权)人: | 寿县芍陂米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B02B7/02;B02B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李漫 |
地址: | 2322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大米 工用 反复 调式 碾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米加工用反复可调式碾米装置,包括碾米机构以及用于将待加工的大米输送至所述碾米机构正下方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米机构上安装有预测试辊轮或后碾压辊轮以实现测试状态/工作状态的切换;其中,当所述碾米机构处于测试状态时,所述预测试辊轮与所述碾米机构连接,所述预测试辊轮切换不同的碾压间隙对待加工的大米进行碾压以测试出最佳碾压间隙;当所述碾米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根据测得的最佳碾压间隙选择合适的后碾压辊轮与所述碾米机构连接,所述后碾压辊轮对大米进行碾压以实现连续化的碾米作业;本发明实施例使一台碾米装置通过调试可适用于不同品种的大米,适用范围广,实用性更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米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米加工用反复可调式碾米装置。
背景技术
大米,是稻谷经清理、砻谷、碾米、成品整理等工序后制成的成品。其中碾米是运用机械设备产生的机械作用力对糙米进行去皮碾白,所用机械设备称为碾米机。但是大米种类多样,例如东北大米,其米粒丰盈,横断面近于圆形,被称为珍珠米,南方大米以泰国香米为主,其米粒细长型或椭圆形。
现有碾米机中的碾米辊和圆筒筛之间的间隙相同,并不适用于所有品种的大米,颗粒较大的糙米容易在碾米的过程中被碾碎,增加了碎米率;而颗粒较小的糙米在碾米过程中又不能完全去皮碾白,影响碾米效果。因此,在传统的大米加工过程中,需要利用不同的碾米机对其加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米加工用反复可调式碾米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碾米机中的碾米辊和圆筒筛之间的间隙造成的一台碾米机无法适用于多种大米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大米加工用反复可调式碾米装置,包括碾米机构以及用于将待加工的大米输送至所述碾米机构正下方的输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碾米机构上安装有预测试辊轮或后碾压辊轮以实现测试状态/工作状态的切换;
其中,当所述碾米机构处于测试状态时,所述预测试辊轮与所述碾米机构连接,所述预测试辊轮切换不同的碾压间隙对待加工的大米进行碾压以测试出最佳碾压间隙;
当所述碾米机构处于工作状态时,根据测得的最佳碾压间隙选择合适的后碾压辊轮与所述碾米机构连接,所述后碾压辊轮对大米进行碾压以实现连续化的碾米作业。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碾米机构正下方的传送带以及用于向所述传送带添加待加工大米的投料组件,所述投料组件位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方,且所述投料组件的投料口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始端之间具有横向间隙,所述传送带位于所述投料口正下方的位置至所述传送带的传送始端的区域形成大米落料区域,靠近所述传送带传送始端一侧的地面区域形成杂质落料区域。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投料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传送带上方的送料箱,所述送料箱的内部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倾斜安装有筛选板,所述筛选板上由高到低依次布设有孔径递增的筛孔,所述送料箱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向所述筛选板的最高点投料的进料口,所述送料箱的内部位于所述筛选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筛选板振动筛料的振动件,所述投料口设置于所述送料箱的底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振动件包括安装于所述送料箱内壁上的若干个托块,所述筛选板位于所述托块的上方,且所述托块与所述筛选板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筛选板最低点的底部设置有凸轮,所述凸轮的中心处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端部贯穿所述送料箱的外壁并连接有动力件,通过所述动力件驱动与所述转动轴连接的凸轮旋转以实现所述筛选板的上下振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寿县芍陂米业有限公司,未经寿县芍陂米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221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精度数控锯床
- 下一篇:卫星通信信号调频方法、装置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