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8175.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67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林;杨波;区洋;钟梓滢;喻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72/04 | 分类号: | H04W72/04;H04W72/12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高洁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资源 分配 方法 装置 基站 用户 设备 存储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基站根据动态调度DG业务的场景类型,确定DG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然后,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DCI;其中,物理层优先级表征业务数据在用户设备UE的物理层中进行处理的优先级程度;上述DCI中携带DG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DCI用于指示UE在DG业务与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发生冲突时,基于DG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以及预设的其它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进行上行资源分配。采用上述方法UE在DG业务与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发生冲突时,可以根据DG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以及预设的其它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进行上行资源分配,避免上行资源冲突导致上行数据传输失败,提升了上行数据的传输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第五代移动通信(5th-Generation,简称5G)系统中可以支持三种业务类型,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hanced MBB,简称eMBB)业务、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简称URLLC)业务和海量机器类通信(E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简称eMTC)业务。其中,URLLC业务具有高可靠性、低时延的特点。在工业自动化等URLLC业务场景,上行业务数据既有动态调度的上行物理共享信道DG PUSCH(Dynamic Grant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简称DG PUSCH)业务数据,也有配置授权(Configed Grant,简称CG)PUSCH业务数据。基站在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配置上行资源时,需要同时配置各上行数据的资源,包括上行业务数据对应的DG PUSCH资源、CG PUSCH资源以及上行控制信令对应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简称PUCCH)资源。
传统方法中,为避免上行数据的上行资源冲突,基站可以为各上行数据配置逻辑信道优先级,使得UE可以在媒体介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简称MAC)层中,按照各上行数据的逻辑信道优先级依次对上行数据进行MAC层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上行数据发送至UE的物理层。
但是,由于5G系统中CG PUSCH业务的数量增加,采样上述方法不能有效避免UE中的上行资源冲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基站、用户设备和存储介质。
第一方面,一种资源分配方法,上述方法包括:
根据动态调度DG业务的场景类型,确定DG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物理层优先级表征业务数据在用户设备UE的物理层中进行处理的优先级程度;
向UE发送下行控制信令DCI;DCI中携带DG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DCI用于指示UE在DG业务与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发生冲突时,基于DG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以及预设的其它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进行上行资源分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DCI具体用于指示在DG业务与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发生冲突时,UE在DG业务和其它业务中确定物理层优先级低的低优先级业务,并在低优先级业务的上行资源满足预设的资源取消条件的情况下,取消低优先级业务的上行资源。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DCI还用于指示DG业务与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发生冲突,且DG业务与其它业务的物理层优先级相同时,UE在DG业务和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满足资源复用条件的情况下,实现DG业务和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复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其它业务的上行资源包括配置授权CG业务的CG上行物理共享信道PUSCH资源,和/或,UE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业务对应的PUCCH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信网络系统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817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