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红外成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617712.X | 申请日: | 2020-12-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57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17 |
| 发明(设计)人: | 罗国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鑫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J5/02 | 分类号: | G01J5/02;G05D23/19;H04N5/33 |
| 代理公司: | 东莞技创百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08 | 代理人: | 朱晓光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成像 装置 | ||
1.一种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镜头组件,外部设置有镜头套筒,
壳体,位于镜头组件的后端,且镜头套筒与壳体连接,
壳体的内部与镜头组件的连接端以及与镜头套筒的部分连接端设置有隔热栅,隔热栅的一侧设置有探测器,探测器的周侧设置有由铜箔卷成的铜套,铜套的外侧设置有散热套,所述散热套的内部填充有铜珠和热缩粒子,以及在散热套内设置有至少一组加热丝和制冷管,
机座,设置在壳体的后侧与壳体固定,机座的内部设置有电路板、散热组件及电池装置;
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设置有高压单元和低压单元,
温度探头,由隔热栅向探测器一端布设,温度探头与探测器表面接触,并固定在隔热栅上,
所述温度探头测量探测器的表面温度,当表面温度在T时间内持续低于设定的最低阈值时,高压单元触发加热开关导通加热丝和电池装置及控制模块的连接,控制模块控制加热丝加温至60-90℃,热缩粒子随加热丝的温度升高膨胀,挤压铜珠使得铜珠和铜珠之间连接呈紧挨的连续状,将温度逐渐的传递至铜套,由铜套传递至探测器表面,当温度探头测量到探测器的表面温度为正常工作范围的阈值时,高压单元触发加热开关断开,加热丝停止加热;
所述温度探头测量探测器的表面温度,当表面温度高于设定的正常工作范围的阈值时,探测器表面散发的热量由铜套传递至散热套,由散热套散发热量,
若当表面温度在T时间内持续高于设定的最高阈值时,低压单元触发制冷开关导通制冷管和电池装置及控制装置的连接,制冷管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在5-30℃下进行制冷,此时,热缩粒子和铜珠之间不受挤压,两者之间的缝隙处于打开状,制冷管制造的低温环境随铜珠和缝隙至散热套,由散热套传递至铜套,将铜套的温度降低,使得探测器的表面温度降低,当温度探头测量到探测器的表面温度降至正常工作范围的阈值时,低压单元触发制冷开关,制冷管停止制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栅由多个隔热陶瓷片间隔组合而成,在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匹配隔热陶瓷片的安装槽,隔热陶瓷片对应安装在安装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套至少由铜箔螺旋卷绕2层以上,且层与层之间间距0.2mm-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珠和热缩粒子的填充比为2:1-3:2,铜珠和热缩粒子的粒径不大于1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位于散热套中间或者位于近壳体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内设置有隔热基座,在隔热基座上设置有电路板,且电路板固定在隔热基座中间,在隔热基座的右侧且位于机座的后侧设置有散热风扇,以及在机座后侧设置有至少一个电池槽,电池槽内设置有电池装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基座由内部为框型开口的散热板叠加而成,且叠加后中间的开口呈喇叭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丝和制冷管间隔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红外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槽设置有两个,分别位于风扇的两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鑫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鑫泰仪器仪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771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