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报文通信解析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6489.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97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李炜;王长城;雷雨能;陈大鹏;黄佳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30;H04L67/56;H04L69/08;H04L69/22;G06F8/41;G06F9/54;G06F16/25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李朝虎 |
地址: | 621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数据仓库 报文 通信 解析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报文通信解析系统及方法,包括通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显示控制终端,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报文通信连接、接收和发送报文,显示控制终端用于显示解析后的报文数据和人工输入的数据,数据管理模块用于解析报文;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报文管理模块、数据字典模块、仓库管理模块、软件代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对报文数据结构的抽象录入,对数据结构的注册、访问,实现从通信传输、数据处理、数据访问到数据展示,当应用场景进行变化时,只需要对数据字典中配置文件的数据块进行简单的增加、删除、修改操作就能完成整个报文通信解析,采用协议配置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实现无源码编程通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通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报文通信解析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无论是在工业控制领域还是军事控制领域,信息传输控制协议种类繁多,且复杂多变,传统的报文解析方法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开发难:无论是在工业控制领域还是军事控制领域,往往对协议的开发都是通过编码完成的,然而通信协议都存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复杂多变,这样就暴露出来开发难度大、开发周期长等缺点。2、移植性差:随着Windows、macOS、Linux、Reworks、DOS等操作系统的普及,软件开发越来越需要注重多个平台的兼容,使用的设备也越来越多。如果针对每个平台都采用原生语言开发,势必会增加工作量和人力成本,如果起初的业务需要扩展到其他平台时,重新开发则会导致大量的时间和费用产生。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能有效适应跨平台移植的通信协议问题,不用关心操作系统底层交互实现对协议通信的影响。3、维护性低:一套产品的设计,直观上往往是来源于用户的需求,需求跟随着应用,产品则跟随着需求。一套完美的产品不仅在于产品起初的设计,而且在于产品后期的可维护性。那么,在信息传输控制领域,协议的变化则是屡见不鲜,传统的协议应用,在后期维护时,经常要查询工程中的源码,如果从事开发过当前项目的人员进行维护,维护可能较快,但当没有从事过当前项目开发的人员进行维护,维护时间是会大打折扣的。4、扩展性差:在指挥通信领域,报文增加、报文变更、报文类型扩展等层出不穷,导致通信系统对报文协议进行扩展性改进,不同的通信系统的设计了各自的报文编解码应用软件,报文编解码软件可扩展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报文传输过程中的快速组包、拆包、解包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报文通信解析系统及方法,通过采取配置文件的方式实现报文通信中对报文的新增、修改、删除等管理,提出一种全新的配置文件方式,达到无源码编程通信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基于数据仓库的报文通信解析系统,包括通信模块、数据管理模块、显示控制终端,其中,
所述通信模块用于建立报文通信连接、接收和发送原始报文数据和组包后的报文数据,将接收的原始报文数据传输至数据管理模块并发送从数据管理模块接收的组包后的报文数据;
所述显示控制终端用于显示解析后的报文数据和人工输入的数据,并将人工输入的数据传输至数据管理模块;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对接收到的原始报文数据进行解析拆包和对人工输入的数据进行组包,并将解析后的报文数据传输至显示控制终端,将组包后的报文数据传输至通信模块;
所述数据管理模块包括报文管理模块、数据字典模块、仓库管理模块、软件代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其中,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采用数据库作为存储介质存储数据管理模块中其他模块传输的数据;
报文管理模块用于对接收的原始报文数据和人工输入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分别对原始报文数据和人工输入的数据中对应通信协议的字段进行录入,分别生成对应的待配置文件,将原始报文数据、人工输入数据及对应的待配置文件存入数据库中,并将待配置文件传输至数据字典模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648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