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式带屏蔽盒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12276.7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3798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邹盛强;林跃武;李海军;苗凯;佘永东;杨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J49/02 | 分类号: | H01J49/02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高安娜 |
地址: | 610000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调式 屏蔽 结构 | ||
本发明属于离子分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式带屏蔽盒结构,其包括屏蔽盒盒体、设于屏蔽盒盒体内的蓝宝石离子接收杯、设于蓝宝石离子接收杯和屏蔽盒盒体之间的陶瓷块和定位陶瓷板、设于陶瓷块上的抑制栅,以及设于屏蔽盒盒体下端开口位置的接收狭缝;离子接收杯安装在屏蔽盒内,每个屏蔽盒可以安装在能移动的支撑平台上,实现离子接收系统的移动。减少离子碰撞杯壁产生二次电子,最大限度的减小因二次电子产生的分析误差,同时优化整个接收杯尺寸,降低法拉第杯间的最小距离,为实现离子接收系统位置的可调节性提供了支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离子分析技术,具体涉及一种质谱计中的可调式带屏蔽盒结构。
背景技术
通常质谱计中的离子接收杯都由不锈钢或其他金属材质加工而成,对于蓝宝石材质的离子接收杯在现有文献中未见报道。根据设计的质谱计用途不同,杯子的厚薄也不同。当离子进入离子接收杯时,离子与杯子内侧的金属发生碰撞,会产生二次电子,这种二次电子如果不采取抑制手段的话会与后面进入杯子内的离子产生电荷中和,从而直接影响离子信号检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通常在接收杯口上面安装一个带负电压的电极,用于抑制二次电子。当检测的样品产生较多种类离子束且接收系统采用多接收杯同时接收时,较大强度的离子束与接收杯产生的二次电子会抑制不完全,对其相邻的弱离子信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般离子接收系统设计成金属材质法拉第杯和屏蔽电极结构,法拉第杯和屏蔽电极之间采用陶瓷垫圈绝缘处理,这种结构限制了离子接收系统的安装位置,不能根据实际需要随意调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式带屏蔽盒结构,能够减少离子碰撞杯壁产生二次电子,最大限度的减小因二次电子产生的分析误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式带屏蔽盒结构,包括屏蔽盒盒体、设于屏蔽盒盒体内的蓝宝石离子接收杯、设于蓝宝石离子接收杯和屏蔽盒盒体之间的陶瓷块和定位陶瓷板、设于陶瓷块上的抑制栅,以及设于屏蔽盒盒体下端开口位置的接收狭缝;
所述的抑制栅和接收狭缝上加工有狭长开口,其与所述的蓝宝石离子接收杯的杯口形状一致,并且位置对应;
所述的蓝宝石离子接收杯的顶部和侧部,分别通过定位陶瓷板和陶瓷块,实现与屏蔽盒盒体的位置固定。
所述的屏蔽盒盒体为门字框结构,下端具有开口;开口处,通过左右两侧的陶瓷块固定安装抑制栅。
所述的抑制栅两端通过与陶瓷块加工的开槽相配合,实现与陶瓷块的固定。
所述的屏蔽盒盒体下部开口处还固定设有接收狭缝,其板面与上方的抑制栅的板面平行。
所述的蓝宝石离子接收杯为下部具有开口的扁盒状结构,开口即为杯口。
所述的蓝宝石离子接收杯包括U型支架和两个蓝宝石薄片;所述的蓝宝石薄片有两片,分别焊接在U型支架前后面。
所述的U型支架上端两侧加工成阶梯状作为上肩部,下端加工阶梯状作为下肩部,通过肩部与所述的陶瓷块配合,实现蓝宝石离子接收杯与屏蔽盒盒体的固定安装。
所述的蓝宝石薄片为矩形片状结构,其与U型支架的外部轮廓形状相同,蓝宝石薄片的一面喷涂一层金膜。
所述的蓝宝石薄片焊接在U型支架前后面,且喷涂金膜的一面朝外。
所述的蓝宝石离子接收杯的内底部放置一层石墨层。
本发明的显著效果在于:由蓝宝石材质的离子接收杯和金属屏蔽盒组成。离子接收杯安装在屏蔽盒内,每个屏蔽盒可以安装在能移动的支撑平台上,实现离子接收系统的移动。减少离子碰撞杯壁产生二次电子,最大限度的减小因二次电子产生的分析误差,同时优化整个接收杯尺寸,降低法拉第杯间的最小距离,为实现离子接收系统位置的可调节性提供了支撑。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红华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227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桥梁水下结构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社区锂电池回收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