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连接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10793.0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345182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9-28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405 | 分类号: | H01R13/405;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钱慰民;张鑫 |
地址: | 20180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 ||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在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组内腔以及第一组导电部。第一组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第一内腔具有在绝缘本体的第一端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用于容纳至少一根导线,并且第二内腔具有在绝缘本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用于容纳至少一根导线。第一组导电部包括多个导电部,在第一组内腔中的每一个内腔的至少一部分内壁上设置有该第一组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部,并且第一组导电部彼此电连接。容纳于第一组内腔中的导线通过彼此电连接的第一组导电部电连接。本公开提供的电连接器可以实现多根导线之间的电连接,而无需使用焊接,简化了电连接操作。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用于连接导线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目前绝大多数汽车都采用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来实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中诸多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汽车内部控制系统可通过将来自各控制单元的支线(以下被简称为支线)电连接到CAN总线,并利用CAN总线在这些控制单元之间传输数据,从而实现各控制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
为了抵抗在数据传输过程中外界信号对CAN总线的干扰,CAN总线通常采用双绞线,由两条导线纽铰在一起,这两条导线分别被称为CAN-High(即CAN-H)线和CAN-Low(即CAN-L)线。CAN总线可以包括多束这样的双绞线。同样,支线通常也采用双绞线,由支路-H线和支路-L线纽铰而成。当将支线双绞线电连接到CAN总线双绞线时,需要将支线双绞线中的支路-H线和支路-L线分别电连接到CAN-H线和CAN-L线。在电连接过程中,为了避免CAN-H线与CAN-L线之间的短路连接,通常的做法是:先将CAN-H线和CAN-L线从线束中拉出并剪断,随后将支路-H线与CAN-H线被剪断的两端焊接在一起,并将该H线焊接点置于绝缘的闷头装置中。类似地,将支路-L线与CAN-L线被剪断的两端焊接在一起,并将该L线焊接点置于另一个绝缘的闷头装置中。最后将两个绝缘的闷头装置连同焊接好的三根H线和三根L线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回绑到线束中。图1A示出了在现有技术中支线双绞线中的支路-H线20H和支路-L线20L分别焊接到CAN-H线10H和CAN-L线10L的示意图。图1B示出了在现有技术中闷头装置连同焊接好的CAN-H线10H和CAN-L线10L回绑到线束1的示意图。然而,这种做法通常存在如下缺陷:
(1)CAN总线双绞线无法双绞的长度大于50mm,从而大大减弱了双绞线的抗干扰能力;
(2)分别将CAN-H线和CAN-L线朝向相反的方向回绑到线束中会沿CAN总线占据较大的长度,从而限制可电连接到CAN总线上的控制单元的数量;以及
(3)线束回绑处会产生鼓包,导致线束包扎困难。
此外,通过焊接来实现导线之间的电连接的这一方式在操作上难度较大,并且需要额外的辅助工具来实现。一旦焊接失败,则需要重新焊接,不仅会缩短导线的可用长度,还会影响CAN总线中各线束的布线。因此,也需要提出一种在操作上更为简单便利的电连接方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旨在解决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CAN双绞线抗干扰能力减弱、可电连接到CAN总线的控制单元数量减少、线束包扎困难、和/或导线焊接难度较大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其中所述电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设置在所述绝缘本体内的第一组内腔,所述第一组内腔包括第一内腔和第二内腔,其中所述第一内腔具有在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一端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用于容纳至少一根导线,并且所述第二内腔具有在所述绝缘本体的第二端与外界连通的开口,用于容纳至少一根导线;以及第一组导电部,所述第一组导电部包括多个导电部,在所述第一组内腔中的每一个内腔的至少一部分内壁上设置有所述第一组导电部中的至少一个导电部,所述第一组导电部彼此电连接;其中,容纳于所述第一组内腔中的所述导线通过彼此电连接的所述第一组导电部电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组内腔在空间上彼此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安波福电气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1079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输送装置
- 下一篇:一种管件全自动加工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