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农村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7230.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510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倪锋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正中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B02C4/08;B09B3/35;B09B3/6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周***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农村 污水 预处理 装置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污水预处理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农村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预处理装置包括收集机构、第一分离机构、第一沉淀机构、破碎机构、发酵机构、第二分离机构、好氧机构、第二沉淀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体、第一下料管、进料管、第一排料管;第一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分离箱体、驱动轴、第一螺旋输送叶片、第三电机、第二下料管,第一分离箱体进料端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开口,第一分离箱体于下料开口处固设有第一过滤板,第一分离箱体于下料开口处设置有第二排料管;破碎机构包括破碎箱体、两个破碎辊、第四电机、过滤组件、第三排料管、第三下料管。该预处理装置,便于除去污水中的固废,并降低固废对污水处理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污水预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农村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的加强,但是由于农村人口众多,加上基础建设长期亏欠,农村的环境污染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农村居民居住方式、饮食、卫生习惯和城市不同,使得农村污水中含有较多的固体废弃物,例如剩饭、剩菜、树叶、污泥等,对于这些废弃物,一般采用格栅进行拦截,格栅在大量废弃物的作用下,容易出现堵塞、折断,并影响污水的处理。
发明内容
为了降低固废对污水处理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农村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及预处理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农村污水的预处理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农村污水的预处理装置,包括用于收集污水且分离沉淀物和油污废水的收集机构、设置在收集机构下游且用于分离泥水和固废的第一分离机构、设置在第一分离机构下游且用于分离污泥和油污废水的第一沉淀机构、设置在第一分离机构下游且用于对固废进行破碎并分离固废和泥水的破碎机构、设置在破碎机构下游且用于处理固废的发酵机构、设置在第一沉淀机构下游且用于分离废水和油的第二分离机构、设置在第二分离机构下游且用于处理废水的好氧机构、设置在好氧机构下游且用于分离淤泥和水的第二沉淀机构;
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箱体、设置在收集箱体底壁且与第一分离箱体相连通的第一下料管、固设在收集箱体顶壁的进料管,所述收集箱体侧壁的顶部固设有与第一沉淀机构相连通的第一排料管;
所述第一分离机构包括呈中空圆形且沿水平方向的第一分离箱体、转动连接在第一分离箱体内的驱动轴、固设在驱动轴外周面的第一螺旋输送叶片、用于使驱动轴转动的第三电机,所述第一分离箱体一端设置为进料端、另一端设置为出料端,所述第一分离箱体出料端的底部固设有与破碎机构相连通的第二下料管,所述第一分离箱体进料端的底部开设有下料开口,所述第一分离箱体于下料开口处固设有第一过滤板,所述第一过滤板上开设有多个第一过滤孔,所述第一分离箱体于下料开口处设置有与第一沉淀机构相连通的第二排料管;
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破碎箱体、两个转动连接在破碎箱体内的破碎辊、用于使破碎辊转动的第四电机、设置在两个破碎辊下方的过滤组件、固设在破碎箱体底壁且与第一沉淀机构相连通的第三排料管、固设在破碎箱体侧壁且与发酵机构相连通的第三下料管,两个所述破碎辊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三下料管位于过滤组件的下方。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污水进入收集机构后形成沉淀物和油污废水,油污废水进入第一沉淀机构内,沉淀物进入第一分离箱体内,泥水经过第一过滤板、第二排料管进入第一沉淀机构内,同时固废经过第二下料管进入破碎箱体内,并进行破碎,然后进入发酵机构内进行发酵,与此同时,破碎箱体产生的泥水也进入第一沉淀机构内,并和油污废水混合,油污废水经过第二分离机构除去油,然后经过好氧机构、第二沉淀机构后排放,通过第一分离机构、破碎机构、发酵机构的相互配合,便于除去污水中的固废,并降低固废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同时,由于在第二分离机构中除去了油污废水中的油,降低油在好氧机构内形成油层,并降低油对好氧机构的影响。
可选的,所述第三下料管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设置在破碎箱体的两侧,所述发酵机构的数量为两个,且和两个第三下料管一一对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正中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正中路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72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强耐腐蚀型复合铝箔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柔性保护吊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