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6943.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441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2 |
发明(设计)人: | 胡超;单修泽;吴韶鑫;刘曙光;王琳;庄德才;李静;邵宏强;袁永;马猛飞;杨绪辰;丁晓成;董俊杰;褚俊兴;王立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L53/60 | 分类号: | B60L53/60;G06Q10/06;G06Q50/06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张庆骞 |
地址: | 250101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新泺大***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汽车 充电 负荷 分配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领域,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方法及系统。其中,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方法包括启动充电流程,以先到先得及最小充电为原则,随充电功率需求变化实时动态分配充电模块,同时调整各个充电枪口的功率配比,以实现功率平衡分配;实时获取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模块或功率组的状态,若充电模块或功率组产生通信中断或故障,则采用柔性处理机制将充电模块或功率组标记关机并从本次充电中解列;当充电模块或功率组连续累计标记关机的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将该功率组或充电模块从系统中解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伴随着新能源电动汽车的普及,电动汽车充电设备也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充电桩功率提高充电效能、提高充电成功率等成为充电控制策略的研究重点,越来越多的精细化柔性处理成为未来的研究方向。
发明人发现,现有充电设备对充电机模块切换机制多数在充电启动前或启动过程中按照充电机模块的最大输出功率将充电机模块数量进行固定,充电过程中不再进行动态切换,并且在模块遇到故障或通讯中断时无法做出更加柔性的安全处理,操作及处理过程过于简单粗暴,大大降低了充电效能及充电成功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方法及系统,其将模块故障自动标记解列容错机制等与自动负荷分配系统进行融合,以提高充电效能及充电成功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方法。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方法,包括:
启动充电流程,以先到先得及最小充电为原则,随充电功率需求变化实时动态分配充电模块,同时调整各个充电枪口的功率配比,以实现功率平衡分配;
实时获取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模块或功率组的状态,若充电模块或功率组产生通信中断或故障,则采用柔性处理机制将充电模块或功率组标记关机并从本次充电中解列;当充电模块或功率组连续累计标记关机的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将该功率组或充电模块从系统中解列。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系统。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系统,包括:
负荷及功率动态分配模块,其用于启动充电流程,以先到先得及最小充电为原则,随充电功率需求变化实时动态分配充电模块,同时调整各个充电枪口的功率配比,以实现功率平衡分配;
智能解列模块,其用于实时获取充电过程中的充电模块或功率组的状态,若充电模块或功率组产生通信中断或故障,则采用柔性处理机制将充电模块或功率组标记关机并从本次充电中解列;当充电模块或功率组连续累计标记关机的次数超过预设阈值时,将该功率组或充电模块从系统中解列。
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负荷分配系统,包括充电主控单元、功率控制单元、开关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充电主控单元设置在充电桩内,充电主控单元与车辆BMS、功率控制单元、开关模块和充电模块分别相连;
所述充电主控单元,用于完成车辆BMS需求数据交互及有序充电负荷分配获取功率需求,充电过程中充电主控单元不断向功率控制单元更新当前最新功率需求;
所述功率控制单元,用于通过控制开关模块及充电模块实现以下步骤:以先到先得及最小充电为原则,随充电功率需求变化实时动态分配充电模块,同时调整各个充电枪口的功率配比,以实现功率平衡分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未经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智慧能源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69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