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改善4.5微米锂离子电解铜箔针孔的电解液有效
申请号: | 202011605233.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68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龙;黄国平;江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1/04 | 分类号: | C25D1/04;C25D3/38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嘉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86 | 代理人: | 程玉霞 |
地址: | 244000 安徽省铜陵***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改善 4.5 微米 锂离子 电解 铜箔 针孔 电解液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善4.5微米锂离子电解铜箔针孔的电解液,它包括:含二硫化物添加剂:1~10ppm;DPS或ZPS:0.1~2ppm;胶原蛋白或明胶:10~50ppm;含量为0.1~2ppm的苯磺酸钾、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含苯的磺化物替代之前聚醚类化合物,大大降低4.5微米针孔的发生;更好控制锂电箔工艺稳定性,稳定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解铜箔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铜箔,适用改善4.5微米锂离子电解铜箔针孔的电解液。
背景技术
电解铜箔是电子行业的重要基础材料之一,在电子行业应用广泛。随着电动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锂电池的需求迅速增加,铜箔作为锂电池负极集流器的主要材料,其性能对锂电池性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锂电池生产厂家对于铜箔的性能需求不断提高。锂离子电解铜箔越薄越容易出现针孔,针孔会大大降低铜箔的延伸率和抗拉强度,对电池涂布有很大影响,为了改善此问题,从4.5微米铜箔添加剂进行改进。
中国发明专利公开号CN111254465A公开了一种电解铜箔的制作方法,包括在电解槽中加入电解液,在50-60℃条件下进行电解,电解液循环流量41-43L/min,所述电解液中Cu2+浓度为78~85g/L,H2SO4浓度为105-110g/L,添加剂1-10mg·L-1;在电解液中放入阴极材料和阳极材料,并进行搅拌根据所需铜箔的厚度,控制制备时间;在阴极上形成铜箔,取下阴极,浸泡后剥离铜箔,使用聚乙二醇、偶联剂对铜箔的表面进行处理;进行烘干,剪切,包装。能够有效防止针孔的产生,但该方法并没有说明对4.5微米铜箔是否适用,且没有直接的数据能够证明改善针孔的效果如何。
发明内容
一般锂电铜箔的润湿剂、整平剂大部分为聚醚类化合物,这种物质能降低电解液的表面张力,提升润湿性,加速铜箔整平,来缓解针孔,但是作为4.5微米超薄铜箔,聚醚类还不能满足此类产品缓解针孔的需求。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改善4.5微米锂离子电解铜箔针孔的添加剂,包括:含二硫化物添加剂:1~10ppm;DPS或ZPS:0.1~2ppm;胶原蛋白或明胶:10~50ppm;含量为0.1~2ppm的苯磺酸钾、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方案中所述添加剂添加到电解液中,所述电解液溶铜参数:Cu2+:80~110g/L;H2SO4:90~120g/L;Cl-:10~50mg/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含苯的磺化物替代之前聚醚类化合物,大大降低4.5微米针孔的发生;更好控制锂电箔工艺稳定性,稳定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实施例1:
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铜箔,适用改善4.5微米锂离子电解铜箔针孔的添加剂,由以下方法制成:
溶铜参数:
Cu2+:80~110g/L;
H2SO4:90~120g/L;
Cl-:10~50mg/L;
电镀液中添加剂含量:
含二硫化物添加剂:1~10ppm;
DPS或ZPS:0.1~2pp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铜陵市华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23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