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古法蒸饭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605184.6 | 申请日: | 2020-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45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艳;王城;梁剑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摩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16 | 分类号: | A47J27/16;A47J36/00;A47J36/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蜀山***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古法蒸饭机 | ||
本发明涉及古法蒸饭机,包括安装架、蒸汽炉、内胆、内胆驱动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蒸汽炉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内胆和混合装置设于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设于所述混合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内胆转动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内胆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内胆动作,所述混合装置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上端设有开口,下端延伸出蒸汽炉外,且下端设有出料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餐饮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古法蒸饭机。
背景技术
目前行业内米饭的供应都以传统的煮饭或者蒸饭为主,大饭量供应为蒸饭居多,目前的传统蒸饭的口感不佳,米饭质量也难以控制,而且对米的品质比较高,即米的成本就高。
当大饭量蒸饭时,目前市面上没有专用的设备能够比较节省人力的进行蒸饭,特别是蒸饭结束后,有数米饭量的庞大,往往一个人无法完成盛饭的动作,需要多人配合,从内胆中将米饭盛出,为了节约盛饭的时间,甚至用上了铁锹进行挖取,这种蒸饭的方式,很容易使处于中心部位的米饭得不到足够的温度,导致夹生的现象发生,特别是,大饭量蒸饭前,一般需要将大米与其他材料如调味料、大豆等等辅料进行混合的话,需要人工进行,不能与蒸饭设备很好的结合,工作量大,浪费人力资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古法蒸饭机。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古法蒸饭机,包括安装架、蒸汽炉、内胆、内胆驱动装置和混合装置,所述蒸汽炉安装在安装架上,所述内胆和混合装置设于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设于所述混合装置的正上方,所述内胆转动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所述内胆驱动装置固定在所述安装架上,所述内胆驱动装置控制所述内胆动作,所述混合装置固定在所述蒸汽炉内,上端设有开口,下端延伸出蒸汽炉外,且下端设有出料口。
进一步的,所述蒸汽炉上设有开关门。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包括第一半球、第二半球和连接轴,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为半球体状,且结构相同,第一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一半球体空腔,第二半球内部设有与之共轴的第二半球体空腔,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之间通过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能够通过所述连接轴相互闭合和打开,且第一半球和第二半球相互配合形成球体内胆,且内部的第一半球体空腔和第二半球体空腔相互配合形成球形的内腔,所述第一半球、第二半球上分别设有一个固定的支撑轴,支撑轴通过铰接的方式与第一半球、第二半球连接,所述支撑轴穿过所述蒸汽炉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内胆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转轴、丝杆、第二伺服电机和轴承,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通过转轴与所述内胆连接,所述第一伺服电机驱动所述内胆在所述蒸汽炉内转动,所述丝杆的中心为空心的,具有圆柱状通孔,所述圆柱状通孔与所述丝杆共轴,所述转轴穿过所述丝杆,所述转轴的外壁与所述丝杆的内壁之间通过设置所述轴承连接,所述轴承的内孔壁固定在所述转轴的外壁上,其外壁固定在所述丝杆的内壁上,所述转轴、丝杆和轴承共轴,所述第二伺服电机与所述丝杆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通过控制丝杆的转动,带动转轴沿轴线方向远离或靠近所述内胆,实现内胆的开合。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支撑轴连接,另一端的外壁上设有啮齿,所述啮齿与所述第一伺服电机上的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摩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摩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6051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