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节能型土壤冲击钻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9839.3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197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20 |
| 发明(设计)人: | 苌沙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苌沙沙 |
| 主分类号: | E21B1/38 | 分类号: | E21B1/38;E21B11/00;E21B12/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4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节能型 土壤 冲击钻 | ||
本发明涉及土地开发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节能型土壤冲击钻,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架,所述主体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顶盖,所述上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冲击杆,所述冲击杆外部套接有保护套,所述冲击杆的右侧设置有中心轮,所述中心轮后部的右侧齿轮啮合连接有驱动轮。该节能型土壤冲击钻,通过驱动中心轮旋转,间歇性带动冲击杆升降,实现垂直往复冲击,不再使用偏心转动机构,减少转动轴热损耗,同时中心轮空闲时与右侧传动轮啮合,带动活塞往复对冲击部位吹风冷却,既对关键部位实施了降温,也使中心轮避免空转,保护电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节能型土壤冲击钻。
背景技术
土壤打孔钻坑在土木工程,勘探,采矿甚至是园林中都经常需要,而打孔需要的设备除了转动钻头外,为了应付一些岩石较多的场合,时常会用到冲击钻,现有的冲击钻,大多为气泵驱动的启动冲击钻,或是偏心旋转机构实现的连续冲击设备,以上两种在工作时都需要许多辅助设备,维修困难,且连续工作时发热明显,需要停下冷却,且偏心旋转机构轴部发热量大,整体功耗大,效率低。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土壤冲击钻,具备效率高且可以连续使用的优点,解决了传统设备效率低,无法连续工作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效率高且可以连续使用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土壤冲击钻,包括主体外壳,所述主体外壳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上支架,所述主体外壳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下支架,所述上支架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顶盖,所述上支架的内部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下端活动连接有冲击杆,所述冲击杆外部套接有保护套,所述冲击杆的右侧设置有中心轮,所述中心轮后部的右侧齿轮啮合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后方同轴设置有电机,所述中心轮前部的右侧设置有传动轮,所述传动轮的前方同轴设置有曲柄连杆,所述曲柄连杆的右端活动连接活塞,所述活塞的外部设置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气管,所述下支架的下端螺纹连接有鞘套,所述鞘套的内部设置有冲击针。
优选的,所述主体外壳左侧为圆柱筒,右侧为与圆柱相贯的方六面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顶盖与上支架为易于拆卸的螺纹、卡扣等连接方式。
优选的,所述中心轮为前部半齿轮,后部全齿轮同轴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冲击杆右侧设置有齿条与中心轮前部半齿轮相配合。
优选的,所述传动轮在不与驱动轮干涉的情况下设置于中心轮右侧并与中心轮前部半齿轮配合。
优选的,所述下支架上开设有数个气孔,其中一个接有气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节能型土壤冲击钻,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节能型土壤冲击钻,通过设置顶盖与上支架为易于拆卸的螺纹、卡扣等,鞘套与下支架螺纹连接,核心构件冲击杆和冲击针磨损较为严重时,可以打开顶盖和鞘套进行更换,维修更为便捷。
2、该节能型土壤冲击钻,通过驱动中心轮旋转,有齿部分间断与左侧冲击杆上的齿条啮合带动冲击杆上升压缩弹簧,实现垂直往复冲击,不再使用偏心转动机构,减少转动轴热损耗,提高了能效比,更为节能环保。
3、该节能型土壤冲击钻,通过在冲击杆下降时,中心轮与右侧传动轮啮合,带动曲柄连杆往复按压活塞对下支架中冲击部位吹风冷却,既对关键部位实施了降温使其可以连续工作,也使中心轮避免空转,保护电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要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苌沙沙,未经苌沙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98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状密封结构、分体式气缸盖垫片及发动机
- 下一篇:一种电极的预金属化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