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集束蝶形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6768.1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582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张立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杭州五洲普华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60 | 代理人: | 朱林军 |
地址: | 310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束 蝶形 光缆 | ||
本发明属于光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束蝶形光缆。其包括:复合护套层和若干蝶形缆,所述复合护套层设有容纤槽,蝶形缆设置在容纤槽内;所述复合护套层包括主护套和副护套;所述主护套包括主护套本体和第一硬化层,主护套本体由内底层和主凸起构成,第一硬化层设置在主凸起的表面;所述副护套紧密套接在主护套外表面,其包括副护套本体和第二硬化层,副护套本体由外底层和副凸起构成,第二硬化层设置在副凸起的表面。主护套和副护套套接且分别设置形成凸起的阵列结构,即在光缆的外表面形成了第一硬化层和第二硬化层呈有序阵列高度覆盖的硬化层阵列结构,高覆盖率能够形成非常优异的防啮咬效果,同时可适用于容纳不同种类的蝶形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集束蝶形光缆。
背景技术
集束光缆是指内部由多个独立光缆所形成的、高度集成的光缆,其广泛地应用于需要进行光缆分支的场合。
传统光缆进行分支时,需要将光缆切开或切断一部分,并要对光缆内部的光纤进行处理后才能够与光缆连接盒连接,不仅操作繁琐、费工费时、效率低下,而且还要预留光缆敷设时的接头长度,更会因为光缆增加传输损耗和产生故障,影响光缆信息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集束光缆相较于传统的光缆在分支时,仅需剥开其护套分离出内部独立的光缆即可,无需对光纤进行处理,整体操作更加简洁高效。
但是,现有的集束光缆存在着内部结构紧凑、抗压性能不佳的问题。其中集束式的蝶形缆更是存在着适用性差、其内部仅能够适配容纳单一种类蝶形缆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的集束光缆存在抗压性能较差,集束式蝶形光缆还存在适用性差、对不同种类的蝶形缆适配较弱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集束蝶形光缆。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
一、提高集束光缆的抗压性能;
二、提高集束光缆对于蝶形缆的适配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集束蝶形光缆,包括:
复合护套层和若干蝶形缆,所述复合护套层内部沿光缆轴向设置有容纤槽,蝶形缆设置在容纤槽内;
所述复合护套层包括主护套和副护套;
所述主护套包括主护套本体和第一硬化层,主护套本体由内底层和主凸起构成,内底层呈管状,主凸起设置在内底层的外侧,且在周向方向上均匀设置、在轴向上间隔且交错设置,第一硬化层设置在主凸起的表面;
所述副护套紧密套接在主护套外表面,其包括副护套本体和第二硬化层,副护套本体由外底层和副凸起构成,外底层贴合设置在内底层的外侧,内底层设有槽孔,主凸起穿过槽孔延伸至副护套的外部,副凸起设置在副护套本体的外底层上,副凸起沿径向向外凸起的高度与主凸起沿径向向外凸起的高度相等,第二硬化层设置在副凸起的表面。
作为优选,
所述主护套的内底层和主凸起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化成型制备;
所述副护套的外底层和副凸起采用高分子材料一体化成型制备。
作为优选,
所述主凸起和副凸起呈有序阵列沿周向和轴向交替设置。
作为优选,
所述容纤槽内设有隔膜结构,隔膜结构由四个轴向设置的弹性隔膜沿光缆周向首尾相接,构成用于容纳蝶形缆的可变腔室;
所述蝶形缆设置在可变腔室内。
作为优选,
所述弹性隔膜为PE隔膜。
作为优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富通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67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