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抗菌医用隔离衣及制造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95079.9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302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市圣华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41D13/12 | 分类号: | A41D13/12;A41D31/30;D01F8/06;D01F1/10;D06M17/00;D04H3/147;D06N3/00;D06N3/12 |
| 代理公司: | 无锡义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7 | 代理人: | 陈巧云 |
| 地址: | 214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抗菌 医用 隔离 制造 方法 | ||
1.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包括由外至内依次设置的至少一层的外无纺布层、熔喷纳米过滤层和至少一层的内无纺布层组成,所述外无纺布层和所述内无纺布层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聚丙烯(PP)90-100份,茂金属聚丙烯(LMPP)10-20份,马来酸苷接枝LMPP10-20份,聚赖氨酸5-10份,抑菌剂1-3份,柔软剂1-5份,抗氧剂0.1-2份,成核剂0.1-2份,润滑剂0.1-1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无纺布层外侧还具有抗菌膜层,所述抗菌膜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马来酸苷接枝LMPP 50-80份,聚赖氨酸10-20份、甘氨酸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柔软剂为透明质酸,透明质酸的均分子量为20万-200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聚赖氨酸的分子量为3000-400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抑菌剂是苯甲酸钠、氧化锌、银离子的一种或几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为亚磷酸酯类抗氧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成核剂采用有机磷酸盐类成核剂或松香盐类成核剂中的一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剂为硬脂酸钙。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抗菌医用隔离衣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混料,将所述重量份的马来酸苷接枝LMPP、聚赖氨酸搅拌混合均匀后加入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成抗菌母粒;然后将抗菌母粒与甘氨酸混合加入螺杆挤出机挤出,造粒,制成抗菌膜母粒;
S2、抗菌无纺布成型,依次将S1中获得的抗菌母粒与所述重量份的聚丙烯(PP),茂金属聚丙烯,成核剂,抑菌剂,柔软剂,抗氧剂,润滑剂搅拌分别按照先后顺序加入混料机中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料;然后将混合料送入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挤出造粒,制成无纺布材料粒子;将无纺布材料粒子经高温熔融后,挤压纺丝、拉伸、铺纲、黏合和卷取,制造出抗菌无纺布;
S3、抗菌隔离衣成型,将S2步骤制得的抗菌无纺布、熔喷纳米过滤层、抗菌无纺布依次叠加复合,形成抗菌医用隔离衣面料;将S1步骤获得的抗菌膜母粒加入高温喷涂机,熔融后在面料的一侧喷涂、干燥,形成抗菌膜层;具有抗菌膜层的面料经过裁剪、超声波拼合,制成抗菌医用隔离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市圣华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市圣华盾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07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