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焚烧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5004.0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947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成华;罗天一;夏军;万海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天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16 | 分类号: | F23G5/16;F23G5/44;F23G5/46;F23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立体 燃烧室 垃圾 焚烧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焚烧炉;该焚烧炉将一燃烧室的外围作二燃烧室,避免了一燃烧室的热量散失,并能强化一燃烧室的热解温度;再在二燃烧室的外围作助燃空气预热层,避免了二燃烧室的热量散失,同时将助燃空气进行了加热,更有助于一、二燃烧室的助燃和升温;再将二燃烧室出来的高温烟气,通过一空冷换热器,将助燃空气先经过换热器加热,置换了烟气中的部分热量,再以切线方向分别进入空气预热层,一燃烧室和二燃烧室,最大限度将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热量,送回到炉内,使一、二燃烧室内的热量不断累集,使一二燃烧室不再需要助燃,而能稳定运行;从而达到节能,减少运行费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焚烧炉相关的技术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医疗生活)焚烧炉。
背景技术
通常设计生产小型(医疗/生活)垃圾焚烧炉,分一燃烧室和二燃烧室等。先将小型(医疗/生活)垃圾投入一燃烧室,在用燃油或天燃气助燃,并通入空气的情况下,使垃圾热解气化,通常热解温度不低于850℃。热解产生的烟气中含有大量有机废气等可燃物,但烟气中可燃物浓度通常达不到自燃浓度。将此烟气引入另一设备二燃烧室,也在用燃油或天燃气助燃和通入空气的情况下,将烟气中的可燃物彻底燃烧分解成无机物和水。二燃烧室的燃烧温度不低于850℃,且烟气在此温度下的停留时间应不低于2秒。要维持一、二燃烧室的稳定燃烧,就需要不断消耗燃油或天燃气。一、二燃烧室在运行中,会不断向四周散失热量,而造成热损失。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发明在此提供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医疗生活)焚烧炉;该焚烧炉将一燃烧室的外围作二燃烧室,避免了一燃烧室的热量散失,并能强化一燃烧室的热解温度;再在二燃烧室的外围作助燃空气预热层,避免了二燃烧室的热量散失,同时将助燃空气进行了加热,更有助于一、二燃烧室的助燃和升温;再将二燃烧室出来的高温烟气,通过一空冷换热器,将助燃空气先经过换热器加热,置换了烟气中的部分热量,再以切线方向分别进入空气预热层,一燃烧室和二燃烧室,最大限度将垃圾焚烧所产生的热量,送回到炉内,使一、二燃烧室内的热量不断累集,使一二燃烧室不再需要助燃,而能稳定运行;从而达到节能,减少运行费用;空气以切线方向进入空气预热层,是为了延长空气加热时间和均匀;空气以切线方向进入一燃烧室和二燃烧室,是为了使炉内气流旋转,使助燃空气和烟气混和充分,热解更加彻底;将空气预热器、一燃烧室、二燃烧室集成于一体,既节约了能源,又使整套设备更加紧皱,便于运输和野外就地使用,是野外工程项目,灾害现场,船舶等就地垃圾焚烧处理的设备。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医疗生活)焚烧炉,其特征在于;具有进料斗、进料门、一燃室、二燃室、鼓风机、烟气出口、二燃室燃烧机、一燃室燃烧机、一燃室进风通道、出渣口、炉桥、烟气出口通道、二燃室烟气进入口、二燃室空气进入口、空气预热层、空冷换热器;
一燃室位于二燃室的内腔中,一燃室的顶部为进料斗;一燃室与二燃室之间通过二燃室烟气进入口形成连通;二燃室的外侧为空气预热层;二燃室的下端通过烟气出口通道与空冷换热器连通,空冷换热器连通烟气出口;一燃室的下端设置炉桥,一燃室的下端连通一燃室进风通道。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一燃室的底部为出渣口。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进料斗处设置进料门。
根据本发明所述一种小型立体式燃烧室垃圾焚烧炉,其特征在于;二燃室燃烧机、一燃室燃烧机位于该焚烧炉外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天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天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500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用制动辅助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脸识别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