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鱼菜共生智能调控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4328.2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258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2 |
发明(设计)人: | 王书敏;吕光俊;秦传新;蒋理;于慧;张家松;宋丹;王祥勇;李进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K63/00 | 分类号: | A01K63/00;A01K63/04;A01K63/10;A01G27/00;A01G9/02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李靖 |
地址: | 40246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水产 养殖 共生 智能 调控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鱼菜共生智能调控系统,包括养鱼机构(1)、收集机构(2)、抽取机构(3)、中间箱(4)、升降机构(5)、储存机构(6)、循环机构(7)及种菜机构(8);收集机构(2)包括电机(21)、转轴(22)及活动刷(23),抽取机构(3)包括第一水泵(31)、进料管(32)、废料收集装置(33)、出料管(34)及调节组件(35),升降机构(5)包括电动推杆(51)、输出杆(52)及顶板(53),循环机构(7)包括密封箱(71)、第二水泵(72)、进水管(73)及出水管(74)。该系统能有效调控进行水产养殖及蔬菜种植时的鱼类粪便用量的问题,既保证蔬菜的产量、又确保水产养殖时污水的处理,高效、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鱼菜共生智能调控系统。
背景技术
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广义上也可包括水产资源增殖。水产养殖有粗养、精养和高密度精养等方式。粗养是在中、小型天然水域中投放苗种,完全靠天然饵料养成水产品,如湖泊水库养鱼和浅海养贝等;精养是在较小水体中用投饵、施肥方法养成水产品,如池塘养鱼、网箱养鱼和围栏养殖等。高密度精养采用流水、控温、增氧和投喂优质饵料等方法,在小水体中进行高密度养殖,从而获得高产,如流水高密度养鱼、虾等。
传统的蔬菜粮食种植,需要使用化肥和农药进行种植、容易造成污染;随着国家对于环保越来越严格的要求,对于蔬菜种植时的化肥、农药使用量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同时,在以池塘养鱼为主的水产养殖过程中,鱼类会产生大量的粪便、人工会投放大量不同的饵料以及投放鱼体生长治疗药物,这些饵料剩余物、化学品残留物、以及富含氮、磷、有机质和毒性物质的养殖生物排泄物会造成水体环境污染,同时这些废水排放会加剧养殖邻近水域富营养化程度,这些排放污水已经成为我国水域重要的污染源。
现有技术中,一些养殖人员提出通过水产养殖鱼菜共生系统,同时解决蔬菜使用化肥过多以及鱼类排放物污染水体的问题;但目前的共生系统缺少循环调控的功能,一旦蔬菜无法处理掉足够数量的粪便就会导致蔬菜烧苗;同时粪便不足时,又会导致蔬菜的营养不良,使得蔬菜无法获得足够的养分,水产养殖鱼菜共生系统很容易失败,导致损失既为处理掉水体中的污染物、又没有让蔬菜等种植物良好的生长。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鱼菜共生智能调控系统,该系统能有效调控进行水产养殖以及蔬菜种植时鱼类粪便用量的问题,从而保证整个系统中鱼体排泄物不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导致蔬菜烧苗,同时也能为蔬菜的生长提供适量的肥料。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水产养殖的鱼菜共生智能调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养鱼机构、收集机构、抽取机构、中间箱、升降机构、储存机构、循环机构以及种菜机构;所述养鱼机构内腔底部设置收集机构,所述养鱼机构一侧与所述中间箱紧靠,所述中间箱内腔底部设置抽取机构、内腔顶部设置升降机构,所述抽取机构与所述升降机构之间设置密封板,所述中间箱远离所述养鱼机构的一侧与所述储存机构紧靠,所述储存机构内腔底部设置循环机构、储存机构顶部设置种菜机构;
其中,所述收集机构包括电机、转轴以及活动刷,所述电机设置在所述养鱼机构内腔底部且与所述养鱼机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一转轴,所述转轴外壁套接一活动刷且所述活动刷与所述转轴外壁螺纹连接,确保电机转动时、活动刷能做直线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未经西南大学;重庆文理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重庆纵横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43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