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能高效去除重金属的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得到的海藻提取物和制剂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2011593640.X 申请日: 2020-12-29
公开(公告)号: CN114681495B 公开(公告)日: 2023-07-14
发明(设计)人: 周厚成;胡昌江;黄美华;张开元;陈蓉;梅国荣;黄宇;孙纪元 申请(专利权)人: 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61K36/02 分类号: A61K36/02;A61P43/00;A61P7/10
代理公司: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代理人: 向丹
地址: 611930 四川省*** 国省代码: 四川;5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高效 去除 重金属 海藻 提取物 制备 方法 以及 得到 制剂
【说明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高效去除重金属的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得到的海藻提取物和制剂,首次采用组合的方式,在药材处理阶段用醋酸进行浸泡,在提取阶段对提取液用树脂进行吸附,实现了在海藻提取物的制备过程中高效、简便、快速的去除其中的重金属,不仅保证了提取物及其制剂的安全性,还能有效保证其有效成分的含量,满足其质量标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是一种能高效去除重金属的海藻提取物的制备方法以及由其制备得到的海藻提取物和制剂。

背景技术

海藻为马尾藻科植物海蒿子 Sargassumpallidum(Turn.)C.Ag.或羊栖菜 Sargassumfusiforme(Harv.)Setch.的干燥藻体,具有消痰软坚散结,利水消肿功效,用于瘿瘤,瘰疬,睾丸肿痛,痰饮水肿等症状。入药历史悠久,早在《神农本草经》就已记载了食疗功效,《本草纲目》也记载了药学价值:治疗奔豚气、脚气、水气浮肿、宿食不消”以及“利小便”、“瘿瘤结气”。海藻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多种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保健价值和独特的生物活性,在抗病毒、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干扰老年痴呆等方面潜力尤为显著。

现有研究表明,海藻具有较大的表面积、黏性和高度选择性的细胞膜,吸附重金属的容量远高于一般的海生植物,其吸附、浓缩能力比陆生植物高出几十倍。重金属难以被生物降解,但可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成千百倍富集,进入人体后对生理功能和代谢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海藻作为大宗类药材,目前影响其安全使用的主要因素之一是重金属的含量问题。

现今中药提取物中重金属的去除主要有离心法、沉淀法、超滤法、离子交换法以及膜分离技术等,均是对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本身进行的处理,例如:吴聪俊等在“中药提取物中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方法研究”(现代食品科技,2011,Vol.27,No.10,1268-1275)中以中药粗提粉为实验样品,利用强酸性离子交换树脂对有害重金属阳离子进行吸附发现,10ml湿树脂可以吸附Pb2+58.7mg,或Cu2+19.04mg,或Cd2+33.68mg,去除效果良好,经离子交换处理后,中药提取物有效成分黄酮的回收率达95.3~97.9%。

在去除海藻重金属的研究中,现有专利文献CN101579071A公开了一种从海藻提取物中除去砷的方法,利用硫酸多糖与壳聚糖制成具有网状结构和较大表面积和吸附能力的聚合物,将其加入到海藻提取物中吸附水溶液中的砷化合物,从而极大地保留了海藻提取物中原有功能成分,随着聚合物的用量不断增加,砷化合物的去除率可达到95%。除此之外,现有专利文献CN102356892A还公开了一种除去江蓠海藻的重金属铅和镉的方法,将江蓠海藻清洗除杂后,放入一定浓度的有机酸溶液中即可除去其中的金属铅和镉,并使江蓠海藻达到食用安全标准,其中铅的去除率为93.4%,镉的去除率为85%。

从上述现有技术可以知道,在去除海藻提取物及其制剂中重金属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常规的中药提取物重金属去除方法中,虽然对Pb2+、Cu2+和Cd2+等达到了有效的去除效果,但其以有效成分黄酮的回收率为参考依据,并不符合海藻提取物及其制剂中有效成分的参考标准,无法满足现有海藻提取物及其制剂的中药质量标准,因此,仍需建立针对海藻提取物及其制剂的专属的重金属去除方法。

(2)重金属的种类较多,在海藻内富集量较大的重金属就涉及Pb、Cd、Hg、As、Cu等,但在现有专利文献中,CN101579071A仅对砷化合物的去除率能达到95%,CN102356892A仅对铅和镉的去除率达到93.4%和85%,对重金属的综合去除率并不达标。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新绿色药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64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