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3445.7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94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张平;王雯;倪万里;华美慧;郑景桁;聂高峰;范绍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B7/0456 | 分类号: | H04B7/0456;H04B7/185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赵元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通信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基站的初始预编码向量、无人机基站的初始位置信息、智能反射面的初始相移矩阵以及用户端和智能反射面的位置信息;在按照迭代优化函数调整初始预编码向量、初始相移矩阵或初始位置信息的过程中,计算目标预编码向量、目标相移矩阵以及目标位置信息;控制无人机基站移动至目标位置信息所标识的位置;控制无人机基站按照目标预编码向量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目标信号,并发送目标信号;控制智能反射面按照目标相移矩阵所标识的改变量,对接收到的目标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并发送调整后的目标信号。采用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UAV(Unmanned Aerial Vehicle,无人机)具有高机动性、部署方便、易操作等优点,在无线通信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例如,在发生自然灾害,地面基站被破坏无法运行的情况下,可以采用无人机作为空中基站,用户端可以与无人机之间进行无线通信。
在采用无人机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情况下,与无人机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用户端中可能存在非法用户端。非法用户端会恶意窃听无人机基站与合法用户端之间传输的无线信号,降低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因此,亟需一种能够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的无线通信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装置,以提高无线通信的安全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无人机基站、智能反射面及用户端,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无人机基站的初始预编码向量、所述无人机基站的初始位置信息、所述智能反射面的初始相移矩阵以及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智能反射面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一类用户端和第二类用户端,所述相移矩阵用于标识所述智能反射面对其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相位的改变量;
在按照预设的迭代优化函数调整所述初始预编码向量、所述初始相移矩阵或所述无人机基站的初始位置信息的过程中,根据调整后的初始预编码向量、所述初始相移矩阵或所述无人机基站的初始位置信息,以及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智能反射面的位置信息,计算所述第一类用户端的信息传输速率与所述第二类用户端的信息传输速率之间的差值达到最大时的目标预编码向量、目标相移矩阵以及目标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相移矩阵用于标识所述智能反射面对其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相位的改变量;
控制所述无人机基站移动至所述目标位置信息所标识的位置;
控制所述无人机基站按照所述目标预编码向量对待发送信号进行预编码处理,得到目标信号,并发送所述目标信号至所述智能反射面和所述用户端;
控制所述智能反射面按照所述目标相移矩阵所标识的改变量,对接收到的所述目标信号的相位进行调整,并发送调整后的目标信号至所述用户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装置,应用于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控制设备,所述无线通信系统还包括无人机基站、智能反射面及用户端,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人机基站的初始预编码向量、所述无人机基站的初始位置信息、所述智能反射面的初始相移矩阵以及所述用户端和所述智能反射面的位置信息,其中,所述用户端包括第一类用户端和第二类用户端,所述相移矩阵用于标识所述智能反射面对其接收的无线信号的相位的改变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344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