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92783.9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6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9 |
发明(设计)人: | 温铁钝;张宇;蒋永杰;李藩为;徐中行;刘启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M1/3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殷红梅;涂三民 |
地址: | 21406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高压 直流 母线 电容 充电 电路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它包括控制开关、限流电路和切换电路;所述控制开关由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限流电路由第一电阻、三极管和第三电阻组成,切换电路由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二电阻和光电耦合器组成。本发明采用将控制开关工作于放大工作区来模拟限流电阻功能,且具备恒流充电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体积,优化了充电过程,使得母线电容的工作更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
背景技术
在高压大功率系统中,在系统启动时,高压直流电源向系统中的大容量电容充电,过大的充电电流会使得系统中的电容损坏。传统的采用限流电阻的预充电方式缺点是电阻体积大影响产品体积,且整个生命周期中电阻利用率低。本发明采用将控制开关工作于放大工作区来模拟限流电阻功能,且具备恒流充电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体积,优化了充电过程,使得母线电容的工作更可靠。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具备恒流充电能力、可以有效地减小体积、优化充电过程并使得母线电容的工作更可靠的适用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
按照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适用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它包括控制开关、限流电路和切换电路;所述控制开关由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组成,限流电路由第一电阻、三极管和第三电阻组成,切换电路由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第二电阻和光电耦合器组成;
高压直流电源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相连,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连接到三极管的基极,第一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连接到三极管的集电极;
供电电源与第一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的基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相连并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漏极,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三极管的发射极相连并连接到输出端,供电电源的负端与输出端相连;
光电耦合器输入侧的阳极与阴极分别与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相连,光电耦合器的集电极与供电电源相连,光电耦合器的发射极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栅极以及第二电阻的一端相连,第二场效应晶体管的源极与第二电阻的另一端相连并连接到输出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均为N型,三极管为NPN型。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场效应晶体管与第二场效应晶体管均为P型,三极管为PNP型。
本发明采用将控制开关工作于放大工作区来模拟限流电阻功能,且具备恒流充电的能力,有效地减小了体积,优化了充电过程,使得母线电容的工作更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适用于高压直流母线电容的预充电电路,如图1所示,它包括控制开关1、限流电路2和切换电路3;所述控制开关1由N型的第一场效应晶体管V1组成,限流电路2由第一电阻R1、NPN型的三极管V3和第三电阻Rs组成,切换电路3由N型的第二场效应晶体管V2、第二电阻R2和光电耦合器E1组成;
高压直流电源Vin与第一场效应晶体管V1的漏极相连,第一场效应晶体管V1的源极连接到三极管V3的基极,第一场效应晶体管V1的栅极连接到三极管V3的集电极;
供电电源Vcc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相连,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3的集电极相连,三极管V3的基极与第三电阻Rs的一端相连并连接到第二场效应晶体管V2的漏极,第三电阻Rs的另一端与三极管V3的发射极相连并连接到输出端Vbus,供电电源Vcc的负端与输出端Vbus相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未经中国航发控制系统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278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