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90315.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2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7 |
发明(设计)人: | 冯松锴;尹建伟;罗强;陈静;于水敬;郝鹏飞;李浩;代启胜;王英;郜飞;余冬;李康;张鹏辉;刘靖;徐倩;邵汝衡;周恒超;张玲;谭晶晶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市公路工程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8 | 分类号: | E01D21/08 |
代理公司: | 深圳贝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35 | 代理人: | 王亚娜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通 建设 桥梁 施工 转体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所述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四个定位钢筋,四个所述定位钢筋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的顶部;四个所述定位钢筋呈矩形阵列分布;定位钢骨架,所述定位钢骨架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定位钢筋上;球铰下盘,所述球铰下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钢骨架的顶部;下球铰,所述下球铰固定安装在所述球铰下盘的顶部。本发明提供的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具有操作简单,减少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使其避免卡死等现象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桥梁转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
背景技术
桥梁转体施工是上世纪4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架桥工艺。它是在河流的两岸或适当的位置.利用地形使用简便的支架先将半桥预制完成,之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动体,使用一些机具设备,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到桥位轴线位置合拢成桥,其特点有:可利用地形,方便预制;施工不影响交通;施工设备少,装置简单;节省施工用料。施工工序简单,施工迅速;它适合于单跨和三跨桥梁,可在深水、峡谷中建桥采用,同时也适应在平原区及城市跨线桥,现在很多跨铁路及跨公路桥中都用到了桥梁转体施工技术,采用下方转体球铰结构及后期连续千斤顶转体施工使两个处于交角或平行的半桥转体到位并合拢成桥。
但是,现有技术中,桥梁转体一般采用转体施工方法,容易导致受力不均匀,导致转动时容易卡死等缺点,应用较少,并且维修起来十分困难。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减少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使其避免卡死等现象的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包括:安装平台;四个定位钢筋,四个所述定位钢筋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的顶部;四个所述定位钢筋呈矩形阵列分布;定位钢骨架,所述定位钢骨架固定安装在四个所述定位钢筋上;球铰下盘,所述球铰下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定位钢骨架的顶部;下球铰,所述下球铰固定安装在所述球铰下盘的顶部;多个支撑块,多个所述支撑块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的顶部,多个所述支撑块呈环形阵列分别;环形滑道,所述环形滑道固定安装在多个所述支撑块的顶部;球铰上盘,所述球铰上盘设置在所述下球铰的上方;上球铰,所述上球铰固定安装在所述球铰上盘的顶部;销轴,所述销轴转动安装在所述下球铰内,所述销轴的顶端与所述上球铰转动连接;混泥土钢架,所述混泥土钢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平台的顶部,所述混泥土钢架上设有混泥土平台,所述混泥土平台上固定安装有多个凹型固定块,多个所述凹型固定块上滑动安装有环形骨架,所述混泥土平台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千斤顶反力座,两个所述千斤顶反力座相互远离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有千斤顶,两个所述千斤顶反力座的顶部均开设有通孔,两个千斤顶始终保持通速相反的伸缩动作;所述环形骨架内设有混泥土转盘,所述混泥土转盘上缠绕有牵引索,所述牵引索的两端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通孔内并与两个所述千斤顶的输出轴固定连接,输出轴固定连接,所述混泥土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桥墩。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提供的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通过将定位钢筋与定位钢骨架相互配合下,使球铰下盘位于中心位置,通过千斤顶、千斤顶反力座、牵引索相互配合下,来使桥墩进行转动,这样不仅操作简单,减少受力不均匀的现象,使其避免卡死等现象;
2、本发明提供一种交通建设桥梁施工用桥梁转体装置,两个千斤顶始终保持通速相反的伸缩动作,从而使得牵引索能够顺利沿着一个方向进行移动,避免卡死,同时由于两个所述千斤顶保持同速相反的伸缩动作,使得牵引索能够稳定缠绕在混泥土转盘上,避免牵引索松弛后卡死在混泥土转盘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市公路工程公司,未经郑州市公路工程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903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芬顿复合膜阴极的制备方法及应用方法
- 下一篇:泵体组件和流体机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