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轻弹舒适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7931.8 | 申请日: | 2020-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961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发明(设计)人: | 侯清秩;蔡涛;郑福尔;程淑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石狮市港溢染整织造有限公司;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D06P1/39 | 分类号: | D06P1/39;D06P1/38;D06P1/673;D06P3/82;D06P3/87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宽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46 | 代理人: | 巫丽青 |
地址: | 362700 福建省泉***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轻弹 舒适 混纺 面料 染色 方法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的染色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轻弹舒适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水中加入酸性染料,配置成酸性染液,加入待染色面料,浴比为1:10‑15,保温染色1‑5min;(2)继续升温至90‑108℃,保温染色30‑50min,之后经过降温、水洗、皂洗得到一次染色面料;(3)在水中加入活性染料,配置成活性染液,加入一次染色面料,浴比为1:7‑10,保温染色1‑5min,(4)继续升温至50‑70℃,保温染色20‑40min,之后降温、水洗、皂洗得到染色成品面料,通过本发明方法染色的混纺面料,色牢度高,染色均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面料的染色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轻弹舒适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纺织面料常用的面料大多以棉、涤纶、丝、锦纶及再生纤维素纤维为主,
锦、棉、丝、交织(或混纺)面料同时兼备各种纤维的优点又互补不足,具有弹性好,强度高,质轻,手感柔软,吸湿透气性好等优良的服用性能,深得消费者喜爱。众所周知,棉用活性染料染色,锦与丝用酸性染料,但因为活性染料是在碱性条件下染色,酸性染料要在酸性条件下染色,因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工艺条件,给锦棉等混纺面料染色带来很大的困难,而且一般染棉的活性染料都对锦纶具有一定的竞染性。染色通常会出现布面花、两相不匀、互相沾色等问题,浅色还有日晒牢度与汗光牢度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轻弹舒适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及其应用,解决混纺面料染色时出现布面花、染色不均匀,色牢度低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轻弹舒适混纺面料的染色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水中加入酸性染料,配置成酸性染液,保持酸性染液的pH值在 4-6,温度为30-40℃,加入待染色面料,浴比为1:10-15,保温染色1-5min;
(2)继续升温至90-108℃,保温染色30-50min,之后经过降温、水洗、皂洗得到一次染色面料;
(3)在水中加入活性染料,配置成活性染液,保持活性染液的pH值在 10-12,温度为20-35℃,加入一次染色面料,浴比为1:7-10,保温染色1-5min;
(4)继续升温至50-70℃,保温染色20-40min,之后降温、水洗、皂洗得到染色成品面料。
进一步,待染色面料为棉、莫代尔、锦纶、蚕丝中两种或三种交织或混纺而成的面料。
进一步,所述酸性染料为酸性K-PBL灰200%、酸性K-GLS大红150%和K-GLN 黄250%中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活性染料为活性CA蓝、活性CA红、活性CA黄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所述酸性染料的各个组分用量如下:3-5%owf酸性K-PBL灰200%、 1.0-1.5%owf酸性K-GLS大红150%和2-4%owfK-GLN黄250%,所述活性染料中各个组分用量如下:15-25%owf活性CA蓝、15-20%owf活性CA红和15-25%owf 活性CA黄。
进一步,步骤(1)中,在染液中加光稳定剂,光稳定剂用量为0.5-2g/L。
进一步,所述光稳定剂为光稳定剂783、光稳定剂119、光稳定剂UV1130 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优选的,步骤(2)中,升温至98℃,保温染色40min,步骤(4) 中,升温至60℃,保温染色30min。
进一步,步骤(2)中的升温速率为2.0-3.5℃/min,步骤(4)中升温速率为1.0-2.0℃/min。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石狮市港溢染整织造有限公司;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未经石狮市港溢染整织造有限公司;石狮市中纺学服装及配饰产业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793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