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套料生产轻量化玻璃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011586547.6 | 申请日: | 2020-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2996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沈建兴;刘文蕾;刘世权;蒋新朝;郑秋菊;庞庆乐 | 申请(专利权)人: | 齐鲁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3C1/00 | 分类号: | C03C1/00;C03B11/00;C03B9/30;C03B9/00 |
| 代理公司: | 济南格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306 | 代理人: | 韩洪淼 |
| 地址: | 250353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套料 生产 量化 玻璃制品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料生产轻量化玻璃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两种组成有差别的玻璃液进行套料,再压吹生产轻量化大口径中空玻璃制品或压制生产玻璃盘、碗、杯等制品的方式。两种玻璃均为钠钙硅瓶罐玻璃,其区别在于构成制品外表面薄层较构成制品主体的玻璃氧化钙、氧化锌略高,而氧化钠含量略低。与现行实现轻量化玻璃生产的手段相比,该方法着眼于提高玻璃的本身固有强度,对玻璃液熔化质量、精密退火、制品厚度尺寸的均匀性等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实现调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套料生产轻量化玻璃制品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玻璃制品轻量化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玻璃制品(特别玻璃瓶罐、玻璃器皿等日用玻璃)的轻量化有助于减少玻璃生产过程中的原料、燃料消耗及运输费用,符合当代绿色发展理念,是未来发展趋势。
玻璃制品轻量化的重要任务是要在减小玻璃厚度的同时,保证玻璃制品的强度符合要求。理论上,玻璃的强度与玻璃的组成、结构、缺陷、应力及表面微裂纹有关。因此常用的技术手段是提高熔化质量、精密控制供料温度、优化玻璃制品的外形和尺寸设计,以获得微结构和厚度尺寸均匀的玻璃,或通过控制成型过程中制品不同部位的冷却、精密控制退火等减小玻璃中应力,或辅以热、冷端喷涂对玻璃进行脱碱、形成保护膜来提高玻璃的强度。这些技术手段依赖于熔制高质量玻璃液、增加热和/或冷端喷涂装置,大幅度增加设备投资和工序复杂性。此外,通过改善玻璃结构均匀性、消除缺陷和应力及表面微裂纹等措施对提高强度的作用,较易显现出来;而通过调整玻璃组成提高强度受熔化、耐火材料、成型等的限制,实际上未见在生产实践中采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套料生产轻量化玻璃制品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采用两种组成有差别的玻璃液进行套料,再压吹生产轻量化大口径中空玻璃制品或压制生产玻璃盘、碗、杯等制品的方式。通过提高玻璃表面强度的方式,为玻璃轻量化创造条件。与传统手段相比,该方法对熔化、退火、制品厚度尺寸的均匀性等要求相对较低,容易实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套料生产轻量化玻璃制品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提供给压制成型机械的玻璃液(料滴、料块或料饼)由A、B两部分上下套料构成。其中A、B玻璃液分别位于套料的下部和上部;A玻璃液将形成最终玻璃制品的外表面,并具有较高的抗张强度,以提高玻璃抵抗外界力的作用,减少玻璃表面微裂纹的产生几率和数量;B玻璃液将形成最终玻璃制品的主体。
进一步的,A、B玻璃液的基础组成均为常用瓶罐或器皿用钠钙硅酸盐系统玻璃,二者组成差异是:A玻璃液中氧化钙高于B玻璃液0.5-1%(重量百分比,wt%),而相应A玻璃液的氧化钠含量较B玻璃液低0.5-1 wt%;同时,不论B玻璃液中是否含有氧化锌,A玻璃中氧化锌高于B玻璃液0.1-0.5wt%。
压吹法生产过程中或单纯压制生产过程中,在压制成型操作开始前,首先给成型模具中提供占玻璃制品总重量2-5%的玻璃液A,并进行火焰喷烧3-5秒钟,以使玻璃液摊开面积至略大于紧随其后落下的玻璃液B的面积;随即停止火焰加热,快速供给玻璃液B,然后按常规工艺压吹或压制成型玻璃制品。
由于A玻璃液的用量较少,可在压机附近设置小型电熔窑进行熔化,并采用机械手取料、剪切供料方式给压机供料;而B玻璃液由常规玻璃窑炉熔化,澄清、均化好的玻璃液经料道、供料机供给压机使用。B玻璃液的熔化及供料制度采用常规玻璃的生产工艺,而A玻璃液的熔化、供料温度均提高50℃。
按以上方法生产的玻璃制品也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所述的玻璃制品包括玻璃盘、杯、碗制品。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从本质上,通过调整玻璃组成,以提高玻璃的固有强度和硬度,以减少玻璃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微裂纹的产生,从而为轻量化创造条件;若该技术结合喷涂使用,也能进一步发挥表层保护层的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齐鲁工业大学,未经齐鲁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654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