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经磁性材料处理的改性光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4484.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杜金鹏;赵贵彬;鲁涛;畅建铭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3/14 | 分类号: | B01J13/14;C09D11/50 |
代理公司: | 天津企兴智财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26 | 代理人: | 赵雪红 |
地址: | 300452 天津市滨***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磁性材料 处理 改性 微胶囊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经磁性材料处理的改性光变微胶囊,包括由光致变色材料形成的微胶囊本体以及包裹所述微胶囊的外壳,所述外壳是由磁粉形成的磁性阻隔层。该种经磁性材料处理的改性光变微胶囊,通过对光致变色微胶囊进行改性,即在微胶囊表面形成改性磁性阻隔层,对微胶囊起到物理阻隔作用,该物理阻隔可以有效减少UV固化环节中,微胶囊由于受到紫外光的破坏,而导致光致变色微胶囊失效或者使用寿命大幅度降低的问题,且微胶囊所带阻隔层可在UV固化后经磁场震荡而破碎,保证微胶囊光致变色的效果不受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致变色微胶囊,特别是涉及一种经磁性材料处理的改性光变微胶 囊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致变色微胶囊是一种在受到光线刺激后可以智能改变颜色的防伪材料,具体表现 为光致变色微胶囊在受到一定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可以产生变色,而在避光条件下,又会发生可逆变化,恢复到原来的颜色的防伪材料。光致变色微胶囊经常被应用于安全印 务和防伪标识领域。
现有技术下制备的感光微胶囊大部分属于螺吡喃类,该类微胶囊,在遇到低强度紫 外线照射时,可以发生可逆的颜色变化;但是,当紫外线的强度较大时,会引发在可逆过程中的光化学副反应,从而影响可逆转化的循环次数,甚至直接淬灭,该缺陷限制其 在光固化油墨、涂料中的应用。
为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微胶囊外设置高分子或金属壳体,以对微胶囊进行保护,避免光变胶囊在较强紫外线下的光化学副反应,但是该外壳的存在会 影响微胶囊的感光性能,造成微胶囊变色不灵敏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经磁性材料处理 的改性光变微胶囊及其制备方法,该微胶囊所带阻隔层可在UV固化后经磁场震荡而破碎, 保证微胶囊光致变色的效果不受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经磁性材料处理的改性光变微胶囊,包括由光致变色材料形成的微胶囊本体以 及包裹所述微胶囊的外壳,所述外壳是由磁粉形成的磁性阻隔层。
进一步地,所述磁粉为钕铁硼纳米合金磁粉。
进一步地,所述磁粉的粒径为纳米级;
优选的,所述磁粉的粒径为50nm-150nm。
经试验验证,磁粉的粒径和磁粉的比重成正比,过大的磁粉粒径在包覆过程中沉降 太快,容易影响包覆效率,在50nm-150nm粒径范围内的磁粉能够保证其分散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1-20μm;
优选的,所述阻隔层的厚度为1-15μm。
在该厚度范围内,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光致变色效果,并对微 胶囊本体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当磁性阻隔层的厚度偏厚,则会影响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的光致变色效果;当磁性阻隔层的厚度偏薄,则对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的保护效果较差,从而影响改性光致变色微胶囊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所述微胶囊本体为壁材亲水的微胶囊。
优选的,所述微胶囊本体的粒径为5-25μm。
该粒径范围内,微胶囊本体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当微胶囊本体的粒径过大, 其分散效果较差,易于沉降;当微胶囊本体的粒径过低,则相互之间易发生团聚,也会造成分散稳定性降低。
一种经磁性材料处理的改性光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将纳米磁粉和分散剂以及光致 变色微胶囊分散液混合,调pH,陈化后,浆液经抽滤、冷却、粉碎,得到所述改性光致 变色微胶囊。
进一步地,一种经磁性材料处理的改性光变微胶囊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渤海化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448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材料生产设备
- 下一篇:一种无网格数值模型的模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