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渗析提纯氢氧化钠浓度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3856.8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89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东;刘红;刘潘;官磊;唐进;罗仁义;陈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D1/38 | 分类号: | C01D1/38;D01F1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史丽红 |
地址: | 644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渗析 提纯 氢氧化钠 浓度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渗析提纯氢氧化钠浓度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粘胶纤维生产工艺残余回收的硫酸钠溶解为浓度5%‑20%的粘胶纤维硫酸钠废液;2)硫酸钠废液进行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结晶后进行pH调节;3)加入除盐水去除杂质过滤;4)将过滤后的硫酸钠溶液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的硫酸钠流道中,最后制得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5)氢氧化钠溶液经过纳滤膜过滤后通过电渗析组件分离成高浓碱液和低浓碱液,高浓碱液直接用于一浸碱液和二浸碱液使用,低浓碱液返回步骤3)中重复利用。本发明通过对粘胶纤维生产产生的产物Na2SO4进行回收处理生成酸液和碱液重复利用,变Na2SO4废为宝,同时大大降低烧碱使用,达到碱液循环使用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粘胶纤维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渗析提纯氢氧化钠浓度的工艺。
背景技术
在粘胶纤维的生产过程中,浆粕的一次浸渍、二次浸渍、三次浸渍以及黄化溶解等多个工序均需要使用烧碱调配合适浓度的碱液,因此整个工艺流程过程中烧碱使用量巨大,成本较高;同时在后续工艺中产生的产物Na2SO4也是采用低价出售的方式进行处理,造成Na2SO4的大量废弃。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粘胶纤维的生产工艺需要使用大量烧碱、成本高,同时产物Na2SO4大量废弃,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渗析提纯氢氧化钠浓度的工艺,通过对粘胶纤维生产产生的产物Na2SO4进行回收处理生成酸液和碱液重复利用,变Na2SO4废为宝,同时大大降低烧碱使用,达到碱液循环使用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渗析提纯氢氧化钠浓度的工艺,包括如下步骤:1)将粘胶纤维生产工艺残余回收的硫酸钠溶解为浓度5%-20%的粘胶纤维硫酸钠废液;2)硫酸钠废液进行多效蒸发浓缩结晶,结晶后进行pH调节;3)加入除盐水去除杂质过滤;4)将过滤后的硫酸钠溶液通入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的硫酸钠流道中,然后向双极膜电渗析膜组器的酸流道和碱流道中通入除盐水,最后制得硫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5)硫酸溶液返回步骤2)用于多效蒸发浓缩利用,氢氧化钠溶液经过纳滤膜过滤后通过电渗析组件分离成高浓碱液和低浓碱液,高浓碱液直接用于一浸碱液和二浸碱液使用,低浓碱液返回步骤3)中重复利用。
步骤5)中氢氧化钠溶液经过纳滤膜过滤处的残留硫酸钠返回步骤3)回收处理。
步骤1)中硫酸钠采用除盐水直接溶解。
步骤2)的具体过程如下:粘胶废液浓缩后结晶后经过离心机分离,得含有硫酸钠、硫酸锌及硫酸的粉状固体及浓硫酸溶液,通过管道直接将浓硫酸溶液输送至粘胶生产工艺中的酸浴工序,将含有硫酸钠、硫酸锌及稀硫酸的粉状固体置于中转槽中进行下一道工序。
步骤3)具体过程为向中转槽内添加除盐水,使粉状固体溶解,得含硫酸钠5%-30%、硫酸锌及硫酸的溶解液。
步骤3)中将溶解液依次进行一次初过滤、二次初过滤、离子交换过滤和pp微孔过滤精滤。
步骤3)中的过滤过程具体依次为调配罐沉降、一级袋式过滤器过滤、调配罐二次沉降、袋式过滤器二次过滤、树脂塔一级吸附和树脂塔二级吸附。
调配罐沉降的具体操作为:向溶解液中通过加碱中和形成弱碱性环境,杂质金属离子形成固体絮状沉淀,进行沉淀沉降分离,利用U形排污装置排污口将物理沉降后的沉淀排出回收利用,上清液抽出进入后过滤工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宜宾丝丽雅股份有限公司;宜宾丝丽雅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38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放射性气溶胶实时探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目标检测方法及相关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