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沼肥深施多路分配除杂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2620.2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9134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马标;陈永生;许斌星;吴爱兵;付菁菁;赵维松;王振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3/00 | 分类号: | A01C23/00;B02C18/10;B02C23/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李晓 |
地址: | 210014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沼肥深施多路 分配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肥深施多路分配除杂系统,包括破碎除杂装置和沼肥分配器;所述破碎除杂装置包括外壳和十字形旋切刀,所述外壳内固设有网格刀盘,所述十字形旋切刀位于网格刀盘的下方;所述沼肥分配器包括罩壳以及设置在罩壳内的分配转子,所述罩壳的顶部设有分配器进口,所述罩壳的底面以圆周分布的形式设有多个输肥支路接口,所述分配转子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进口连通,所述分配转子的底部设有若干转子出口;所述分配转子的底部安装有与转子出口一一对应的紧贴所述罩壳的底面的环形割刀。本发明不但可以防止系统堵塞,而且可有效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沼肥深施多路分配除杂系统,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沼肥具有高黏度高含杂率的特点,现有沼肥若通过生化处理进行达标排放,成本很高,而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将会造成二次污染。沼肥含有大量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及生长激素,在我国已普遍被当作一种肥料使用,同时经过试验证明,沼肥的使用对作物生长、增产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环境污染,对农村废弃物资源进行了最大化利用,然而随着国内沼液量的日益具增,沼肥如何高效还田已成为急待处理的难题。
我国的沼肥施肥方式,传统上多通过人工挑到田头进行浇灌、在大田块配套有灌溉系统进行灌肥或者罐车送到田间进行漫灌,这些方式施肥粗犷,肥料易在表面板结,不能充分与土壤混合,且分布不均匀容易造成烧苗及“营养不良”情况。
近些年,我国一些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开始了液体有机肥撒施装备的研发,已开发出喷洒式液体有机肥撒肥罐车,但该种撒肥车会造成大量氨氮挥发带来环境污染,已不适应市场需求和环保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满足环保要求、不会造成大量氨氮挥发的高效沼肥深施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沼肥深施多路分配除杂系统,包括破碎除杂装置和沼肥分配器;所述破碎除杂装置包括圆桶状的外壳以及设置在外壳内且与外壳相匹配的十字形旋切刀,所述外壳内固设有网格刀盘,所述十字形旋切刀位于网格刀盘的下方,所述外壳上设有入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入料口的上方,所述十字形旋切刀、网格刀盘均水平设置并位于入料口和出料口之间;所述沼肥分配器包括罩壳以及设置在罩壳内的分配转子,所述罩壳的顶部设有分配器进口,所述破碎除杂装置的出料口通过输肥管道与沼肥分配器的分配器进口连通,所述罩壳的底面以圆周分布的形式设有多个输肥支路接口,所述分配转子为空心的封闭旋转体结构,所述分配转子的顶部通过连接管与分配器进口连通,所述分配转子的底部设有若干转子出口,所述转子出口与输肥支路接口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分配转子的底部安装有与转子出口一一对应的环形割刀,所述环形割刀上设有与转子出口相匹配的镂空,所述环形割刀紧贴所述罩壳的底面。
本发明针对高黏度高含杂率的沼肥,开发一套扫掠脉冲式沼肥深施多路分配除杂系统,不仅可以等压等量多路分配沼肥还等对沼肥进行除杂切碎,防止系统堵塞,为沼肥深施还田提供装备支撑,而且可有效减少面源污染,促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本发明进一步的有益效果可参考具体实施方式部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破碎除杂装置的示意图。
图3是十字形旋切刀的安装示意图。
图4是十字形旋切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沼肥分配器的下部俯视示意图。
图6是分配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沼肥分配器的上部示意图。
图8是分配转子的底面示意图。
图9是环形割刀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未经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62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