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天然植物生物酶转化防治痤疮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82075.7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507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蒋用;何正有;汤秀强;李佳;毕建军;高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65 | 分类号: | A61K36/65;A61K36/71;A61K9/06;A61K47/44;A61P17/10;A61P31/04;A61K31/045 |
代理公司: | 成都玖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38 | 代理人: | 胡琳梅;王海权 |
地址: | 610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天然 植物 生物酶 转化 防治 痤疮 外用 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天然植物生物酶转化防治痤疮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所述外用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苦参10‑20份、丹参10‑20份、莼菜10‑20份、积雪草10‑20份、银杏5‑15份、艾叶5‑15份、马齿苋5‑10份、山竹5‑10份、黄芩5‑10份、牡丹皮5‑10份、甘草2‑5份、麝香草2‑5份和薄荷醇1‑2份,本发明的配方科学,通过生物酶技术转换,提高植物生物利用度,获得疗效较高具有祛痘、杀菌消炎、控油调理肌肤、修复疤痕的植物配方,并且调配出依据皮肤生理特点适应不同肤质患者的使用制剂,在消除痤疮后皮肤无疤痕,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能有效改善皮肤微循环,平衡油脂分泌,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彻底清除皮肤内的垃圾和毒素,使皮肤炎症迅速消除。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妆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天然植物生物酶转化防治痤疮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主要好发于青少年,主要因为体阳热偏盛,血热外涌,气血忧郁,临床表现以好发于面部的粉刺、丘疹、脓疱、结节等多形性皮损为特点。痤疮表面微生物群失调,细菌感染产生炎症,反复刺激皮肤缔组织增生,产生疤痕,使患者痒痛难忍,带来精神痛苦。很多国家都投入了大量的经费进行研究,推出各种治疗痤疮的药物,这些产品在治疗痤疮方面各有特色,有一定疗效。例如采用激素类药物比如乙烯雌酚、抗菌素如庆大霉素、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四环素等,这类治疗方法有一定的疗效,但副作用也比较大,治愈率低,愈后易复发,而且大多为化学制剂和激素类药物,使用后容易产生副作用。也有采用中药复配治疗的报道,但实际效果有限,皮肤利用度比较差,相对作用缓慢。
综上,一种提高植物生物利用度,能有效改善皮肤微循环,无毒副作用的天然植物生物酶转化防治痤疮外用制剂有待研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天然植物生物酶转化防治痤疮外用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解决现在技术的不足,在消除痤疮后皮肤无疤痕,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能有效改善皮肤微循环,平衡油脂分泌,增强细胞新陈代谢,彻底清除皮肤内的垃圾和毒素,使皮肤炎症迅速消除。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然植物生物酶转化防治痤疮外用制剂,按重量份计,包括:苦参10-20份、丹参10-20份、莼菜10-20份、积雪草10-20份、银杏5-15份、艾叶5-15份、马齿苋5-10份、山竹5-10份、黄芩5-10份、牡丹皮5-10份、甘草2-5份、麝香草2-5份和薄荷醇1-2份。
上述配方在用药组方上达到防治结合的优点,并且疗效超过现有技术中的配方。在本发明提供的防治痤疮的药物中,共有13味中药材,其中提取的苦参碱及活性物质有显著而广泛的抗菌消炎及杀灭螨虫作用,并对多种皮肤真菌也有抑制作用。丹参的提取物总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耐药菌株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并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变性杆菌有抑制作用。莼菜性味甘寒,能清热排毒、增强肌肤免疫力。山竹内含多种氧杂恩酮类化合物,其生物活性具有抗氧化、抗发炎、抗菌的作用。麝香草能消炎杀菌,散血消肿,对于各种炎症都有着不错的辅助治疗功效。积雪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消肿、滋补、消炎、镇定的作用。能刺激深层皮肤细胞更替,促进真皮层中胶原蛋白形成,使纤维蛋白再生。黄芩提取物有抑制急性炎症反应,抑制炎症渗出肿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抑制炎性介质产生释放。抑制组胺释放减轻炎性介质扩张血管,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白细胞的趋化作用。抗菌作用比黄连好,不产生抗药性。甘草,清热解毒,消炎抑菌作用。上述药物的组合及配方是根据中医辩病施治与辩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并按中医的配伍组方要求,针对引起痤疮发病的主要因素,有内分泌因素、皮脂的作用、毛囊内微生物等因素来选用以上药物,并进行科学组方,充分发挥各原料的药效,达到最好的防治痤疮效果。
进一步的,还包括微生物菌种,所述微生物菌种为革兰氏阳性菌种,优选的,所述革兰氏阳性菌种包括根霉菌、黑曲霉、毛霉菌、红曲霉、乳酸杆菌、青霉菌和酵母菌中的一种,优选的,所述革兰氏阳性菌种为毛霉菌,更为优选的,所述毛霉菌为鲁氏毛霉菌。在严格的控制酶切条件下,上述微生物菌种能够有效得到2-10个单糖支链的三萜类和皂苷类活性物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大学,未经成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20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3D打印机自动定位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直径岩心夹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