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农业用防虫害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011581744.9 | 申请日: | 2020-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008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雪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源慧利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01M1/04 | 分类号: | A01M1/04;A01M1/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宫建华 |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农业 虫害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业用防虫害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底端一侧设置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连接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一端连接有固定罩,所述结构主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端连接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内侧顶端设置有灯管,所述固定罩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设置有栅栏陷阱,所述固定罩与第二导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喷头,通过设计灯管在装置上端,能够有效的保护灯管被水珠渗透,造成锈蚀影响使用寿命,在两侧喷洒水珠可以均匀有效的打湿飞虫,相比传统装置效果,本装置更加实用便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虫害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农业用防虫害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进行农业种植的过程中通常更多地考虑生态问题,以往农业种植过程中对于病虫害的处理方式大多为喷农药处理,从而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但是通过喷洒农药的方式虽然灭虫效果较好,但是会出现农药残留的情况,影响后续农业产品的深加工,且不符合生态农业的理念,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态农业用防虫害装置;
如授权公告CN209121061U的发明所公开的一种生态农业用防虫害装置,其虽然实现了通过陷阱胶套和灯管的设置,使得昆虫夜间在灯光的吸引下经由陷阱胶套钻进灭虫盒内部,且难以逃脱出来,通过水泵、导水管、收集盒和水槽的设置,使得装置整体能够较好地进行灭虫,且对于灭杀的害虫尸体进行收集,且能够较大效率地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但并未解决在进行喷淋时,水容易溅射到灭虫灯表面,对灭虫灯造成损害,降低使用寿命,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农业用防虫害装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农业用防虫害装置,通过设计灯管在装置上端,能够有效的保护灯管不被水珠溅射到,避免造成损害影响使用寿命,在两侧喷洒水珠可以均匀有效的打湿飞虫,相比传统装置效果,本装置更加实用便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业用防虫害装置,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底端一侧设置有储水池,所述储水池顶端一侧连接有第一导水管,所述第一导水管一端连接有水泵,所述水泵一端连接有第二导水管,所述第二导水管一端连接有固定罩,所述结构主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底端连接固定罩,所述固定罩内侧顶端设置有灯管,所述固定罩外侧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内侧设置有栅栏陷阱,所述固定罩与第二导水管的连接处设置有喷头,所述结构主体一侧设置有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底端设置有第三导水管,所述第三导水管一端连接于储水池。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罩底端设置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底端设置有滤网,所述固定罩外表面底端设置有卡勾,所述收集盒外表面顶端设置有卡扣。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灯管外侧设置有透明防水保护罩。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头的数量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喷头以固定罩中心为轴线呈对称分布。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沉淀池与第三导水管连接处设置有过滤装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卡勾与卡扣设置的数量分别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卡勾与卡扣以固定罩的中心为轴线呈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设计灯管在装置上端,能够有效的保护灯管不被水珠溅射到,避免造成损害影响使用寿命,在两侧喷洒水珠可以均匀有效的打湿飞虫,相比传统装置效果,本装置更加实用便捷;
2、通过设计收集盒可以困住并消灭被打湿的虫子,方便取出清理,相比传统装置无法有效将打湿的飞虫困住进行灭杀,本装置可以有效灭杀飞虫,且结构简单方便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源慧利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源慧利电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8174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