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法、系统与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6784.4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373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8 |
发明(设计)人: | 孙尚民;李荐民;宗春光;曾磊;李伟;郭亮;段梦沁;屈云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06 | 分类号: | H04L67/06;H04L67/1097;H04L9/40;H04L9/32;H04L41/0896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38 | 代理人: | 孙宝海;袁礼君 |
地址: | 2132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存储 数据传输 管理 方法 系统 设备 | ||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法、系统与设备,属于云存储数据传输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的用户名、密码以及云访问目录;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给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服务端,以便所述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服务端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用户信息和目录权限进行验证、以及基于所述用户的优先级为所述用户分配任务带宽参数;接收所述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服务端返回的验证成功结果;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与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进行数据传输。通过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保障数据安全的同时,可以实现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传输管理,提升数据传输效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云存储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法、管理系统、计算机存储介质与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用户进行数据任务上传、下载操作时,服务端对用户权限进行认证(或者不认证)后,用户即可通过定义的接口地址进行数据传输操作,对传输任务不能做到合理调配,容易造成服务端网络传输异常,不能保障传输业务正常进行。
因此,需要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法、系统与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公开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法、系统与设备,进而解决了数据传输管理的合理性差的问题。
本公开的其他特性和优点将通过下面的详细描述变得显然,或部分地通过本公开的实践而习得。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云存储的数据传输管理方法、系统与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的数据传输请求,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中包括所述用户的用户名、密码以及云访问目录;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给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服务端,以便所述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服务端根据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对用户信息和目录权限进行验证、以及基于所述用户的优先级为所述用户分配任务带宽参数;接收所述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服务端返回的验证成功结果,所述验证成功结果包括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与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成功结果中包括加密的云存储认证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加密的云存储认证信息进行解密。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验证成功结果还包括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数据传输任务管理服务端根据所述用户的优先级确定所述用户能够支持的所述文件类型和所述文件大小信息。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为数据上传请求;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与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获得待上传文件;根据所述文件类型和所述文件大小信息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加密;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将加密的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到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为数据上传请求;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与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进行数据传输包括:获得待上传文件;根据所述文件类型和所述文件大小信息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验证;验证通过后对所述待上传文件进行加密;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将加密的所述待上传文件上传到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数据传输请求为数据下载请求;所述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与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根据所述云存储认证信息和所述任务带宽参数从云存储的所述云访问目录下载数据;对下载的数据进行解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同方威视科技江苏有限公司;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678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点击率预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 下一篇:车辆的制动系统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