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SD-WAN场景下的端到端SR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5145.6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165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苗青;张晨;黄韬 | 申请(专利权)人: | 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 |
主分类号: | H04L45/00 | 分类号: | H04L45/00;H04L45/50;H04L45/74;H04L45/12;H04L45/02 |
代理公司: | 江苏瑞途律师事务所 32346 | 代理人: | 徐倩 |
地址: | 211111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sd wan 场景 端到端 sr 控制 方法 系统 可读 存储 介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SD‑WAN场景下基于控制器的端到端SR控制方法和系统,属于IP网络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SD‑WAN网络框架中通过MPLS网络SD‑WAN控制器无法做到端到端的源路由控制,控制粒度不够,本发明提供一种SD‑WAN场景下基于控制器的端到端SR控制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控制器、用户侧设备、网络侧设备和虚拟网络侧设备,所述系统通过SD‑WAN控制器在UDP层采用UDP‑SR协议实现端到端SR控制,将各个设备之间通过SD‑WAN控制器打通,实现端到端SR控制。本发明通过在UDP层使用SID实现端到端SR控制,实现端到端的SR源路由功能,根据应用的网络质量和流量需求,为每一个应用提供端到端最优路径配置,实现更细粒度的控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IP网络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SD-WAN场景下的端到端SR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SD-WAN(Software-Defined WAN)即软件定义广域网,通过利用虚拟化技术,综合利用多条共有或私有链路,让普通链路能够达到专线的网络质量,降低流量成本,还可以根据现网情况及配置的策略,自动选择最佳路径,实现负载均衡,保证网络质量,是一种能够取代传统广域网络的新的技术,这种技术重要解决传统互联网线路不稳定、专线造价昂贵的问题,还能满足未来线路对于应用的即时性和实时性。
传统的SD-WAN网络架构是在Internet和MPLS专线的架构上,多了一个SD-WAN控制器,管理员可以通过应用层接口对SD-WAN控制器进行配置,也可以下发vFW(虚拟防火墙,Firewall)、vWOC(虚拟广域网优化控制器,WAN Optimization Controller)功能到CPE,实现相应的功能,所谓的软件定义即将硬件的更多能力抽取出来交给统一的软件控制权管理。
传统架构中SD-WAN控制器主要功能是在vCPE(Virtual CPE,虚拟客户端设备)为用户选择更优的接入方式。举例来说,对于视频会议等对网络质量要求更高的应用,就把优先级和QoS设得高一点;对于文字聊天等对网络质量要求不高的应用,优先级和QoS级别就设置低一点,使用LTE之类的网络。这样一来,企业用户对MPLS专线的依赖大大降低,普通光纤宽带和4G也能派上用场。用户的带宽利用率提升,流量成本也可以随之下降。
SD-WAN控制器目前的选择路径仅仅只能选择走哪种路径,比如通过MPLS,或LTE等。如果走MPLS网络,SD-WAN控制器还无法做到端到端的源路由(Segment Routing),也就是更细粒度的控制。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SD-WAN网络框架中SD-WAN控制器无法做到端到端的源路由,控制粒度不够,本发明提供一种SD-WAN场景下的端到端SR控制方法、系统和可读存储介质,设计UDP-SR报文,结合SD-WAN控制器,实现端到端的SR源路由功能,保证系统最优调配。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SD-WAN场景下的端到端SR控制方法,控制器收集网络拓扑中用户侧设备、虚拟网络侧设备和网络侧设备信息,控制器根据用户侧设备业务需求生成端到端SR路径,控制器根据所述端到端SR路径在UDP层实现用户侧设备的端到端SR控制。本发明在SD-WAN架构下,通过控制器在UDP层实现端到端SR控制,将各个设备通过控制器打通,为每一个应用端到端提供最优调配。
更进一步的,所述用户侧设备之间端到端SR路径采用UDP-SR协议实现。控制器使用UDP-SR技术,为业务动态计算端到端SR路径,实现更细粒度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未经网络通信与安全紫金山实验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514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