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3491.0 | 申请日: | 2020-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256994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金闯;王志国;刘上月;吴文斌;唐凯;龙顺红;周鹤斌;张芳;莫凡;梁杰群;彭波;兰宏军;张劼;夏小明;李开权;黄家维;磨冠龙;蓝洪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23/78 | 分类号: | B01J23/78;B01J23/889;C02F1/72;C02F1/78;C02F101/30 |
代理公司: | 柳州市集智专利商标事务所 45102 | 代理人: | 黄桂云 |
地址: | 545000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有机 废水处理 臭氧 催化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废水处理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它采用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高炉水渣微粉50%~60%、废玻璃渣微粉20%~30%、金属化合物10%~30%;包括将高炉水渣微粉和废玻璃渣微粉混合均匀,并按照15℃/min~25℃/min的升温速度加热至1400~1500℃,得到高温熔融渣Ⅰ,并搅拌均匀;将金属化合物加入到高温熔融渣Ⅰ中,搅拌0.5 h~1.5h,得到混合均匀的高温熔融渣Ⅱ,并将其冷却6h~10 h,得到块状臭氧催化剂,然后进行破碎,得到粒径为5mm~15mm的臭氧催化剂。本发明具有催化活性高、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金属溶出率低、可再生活化、臭氧利用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克服了现有臭氧催化剂机械强度差和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有机废水处理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环保政策和技术的逐步完善,对废水的排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对有机废水如煤化工废水、养殖废水、印染废水、医疗废水、垃圾渗滤液等的处理技术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臭氧作为一种优良的强氧化剂,其在对有机物氧化处理过程中形成的羟基自由基具有极强的得电子(氧化)能力,氧化电位2.8eV,仅次于氟氧化性,使有机物氧化分解矿化达到无害化处理的效果。臭氧作为高级氧化常用的氧化剂,因其利用率不高导致有机废水处理成本较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推广应用。为提高臭氧的利用效率,对非均相臭氧催化剂的研究和应用近几年来得到快速发展,催化剂载体有活性氧化铝球、陶粒、活性炭等。
其中,以活性氧化铝球载体的臭氧催化剂的生产和应用成本较高,应用范围较小;以陶粒为载体的臭氧催化剂的机械强度相对较差,使用寿命受到影响;以活性炭为载体的臭氧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但在高浓度臭氧使用过程中存在燃烧和爆炸的风险。
发明专利CN 106824219 A公开了一种钢渣陶粒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其方法为将15~27%的钢渣、15~35%的黏土、20~28%的粉煤灰、15~25%的剩余活性污泥和5~15%的催化剂活性组分混合,研磨;喷洒为混合料8~10wt%的水在圆盘造粒机中造粒成3~5mm球状催化剂颗粒,将颗粒于100~105℃条件下烘干,再于1050~1200℃条件下烧结20~30分钟,制得钢渣陶粒催化剂。该发明具有成本低、环境友好和资源化程度高的特点。
发明专利CN 104437546 A公开了一种非均相臭氧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其包括水渣微粉36.4~52.4%,氧化镁(MgO)9.1~14.3%,六水氯化镁(MgCl2•6H2O)18.2~23.8%,发泡剂4.8~9%以及催化活性混合物9.1~19%。该发明的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工艺流程短、产品制作过程中最高温度仅需40~60℃,生产成本低。
综上,上述以冶金渣微粉和其他骨架物料及活性组分混合成型制得的水处理臭氧催化剂,虽然具备制造成本较低的特点,但其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难以有效保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其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有机废水处理臭氧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有催化活性高、机械强度高、耐磨性好、金属溶出率低、可再生活化、臭氧利用率高且生产成本低的优点,克服了现有臭氧催化剂机械强度差和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它包括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
高炉水渣微粉50%~60%、废玻璃渣微粉20%~30%、金属化合物10%~30%。
上述技术方案中,更具体的技术方案是:
所述高炉水渣微粉的主要成分组成为:SiO2:28%~35%、Na2O:1%~6%、CaO:35%~45%、Al2O3:12%~18%、MgO:6%~10%、K2O:1%~5%、Fe2O3:0.5%~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西柳钢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34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