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光纤激光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72397.3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961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赵坡;于振华;廉昊童;陈延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东方锐镭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S3/094 | 分类号: | H01S3/094;H01S3/067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25 | 代理人: | 孟福成 |
地址: | 10002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光纤 激光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光纤激光器,用以解决光纤激光器所需的增益介质长度较长,电光转换效率较低,无法进一步提升激光器的性价比及稳定性不高的问题。所述新型光纤激光中的第一合束器和第二合束器均为(n+1)×1合束器,均设有n根泵浦输入光纤和一个中心主光纤;泵浦源通过尾纤与第一合束器的泵浦输入光纤连接,第一合束器的输出端中心主光纤与第二合束器输入端的中心主光纤连接;第二合束器输入端的泵浦光纤两两连接,第二合束器输出端的中心主光纤、低反光栅、增益光纤、高反光栅、反射镜依次连接;第一合束器输入端的中心主光纤与输出装置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巧妙,性能稳定,可以提升电光转换效率,大幅度降低激光器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光纤激光器。
背景技术
光纤激光器属于一种新型的激光器,掺杂稀土离子的光纤充当其增益介质,具有非常优质的光束品质、并且具有散热性好、可靠性高、稳定性高、体积小巧等诸多优点,被誉为第三代激光技术的典型代表。目前,光纤激光器已经在制造、航空航天、化工、军事等诸多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现有技术中提供的光纤激光器通常如图5所示,包含泵浦装置、谐振腔,通过泵浦装置产生的泵浦光对谐振腔内的增益光纤进行泵浦,产生激光并输出,由于增益光纤对泵浦光的吸收为比例吸收(假设增益光纤对泵浦光的吸收系数为3dB/m,即1米该增益光纤即可实现50%泵浦光的吸收),这种结构的光纤激光器所需的增益介质长度较长,电光转换效率较低,无法进一步提升激光器的性价比,剩余泵浦光需要处理,处理过程降低了整机的稳定性。
基于低成本、高效率等因素的发展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光纤激光器,该方式无需引入复杂结构,即可以提升电光转换效率,大幅度降低光纤激光器成本。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光纤激光器的增益介质长度较长,电光转换效率较低,无法进一步提升激光器的性价比,以及剩余泵浦光需要处理,处理过程降低了整机的稳定性的问题,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光纤激光器,结构简单巧妙,性能稳定,可以提升电光转换效率,大幅度降低激光器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光纤激光器,包括带尾纤的泵浦源、第一合束器、第二合束器、低反光栅、增益光纤、高反光栅、反射镜、输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合束器、第二合束器均为(n+1)×1合束器,均设有n根泵浦输入光纤和一个中心主光纤;所述泵浦源通过所述尾纤与所述第一合束器的泵浦输入光纤连接,所述第一合束器输出端的中心主光纤与所述第二合束器输入端的中心主光纤连接;所述第二合束器输入端的泵浦光纤两两连接,所述第二合束器输出端的中心主光纤、所述低反光栅、所述增益光纤、所述高反光栅、所述反射镜依次连接;所述第一合束器输入端的中心主光纤与所述输出装置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增益光纤为稀土掺杂光纤。
作为优选,所述稀土掺杂光纤为掺镱光纤。
作为优选,所述高反光栅为高反布拉格光纤光栅,所述低反光栅为低反布拉格光纤光栅。
作为优选,所述泵浦源为激光二极管。
作为优选,所述输出装置为QBH输出头。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东方锐镭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东方锐镭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23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