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70752.3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7537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3 |
发明(设计)人: | 王长江;陈小龙;姬会爽;沈礼锐;黄响;梁志杰;周志杰;朱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宇钛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5/00 | 分类号: | B21J5/00;B21J1/06;B21J7/14;C22F1/18;C21D1/26;C21D9/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王菊花 |
地址: | 21213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钛合金 管材 流程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管柸加热、多次径向锻造、双重退火和机加工流程,得到钛合金管材;
其中,所述的管柸加热温度在钛合金β相变点以上80℃-100℃,保温时间≥2h;
所述的多次径向锻造包括三次径向锻造,第一次径向锻造的锤击速度为1000-2000次/分,管柸变形量控制在40%-80%;第二次径向锻造的锤击速度为2000-3000次/分,管柸变形量控制在30%-60%;第三次径向锻造的锤击速度为50-100次/分,管柸变形量控制在30%-4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径向锻造中,采用四个平面锤头,并控制管柸沿中心轴方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1-3米/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径向锻造中,采用四个平面锤头,控制管柸绕自身轴向旋转40-50°后,开始锻造,并使管柸沿中心轴方向移动,移动的速度为3-5米/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次径向锻造中,采用四个曲面锤头,待工件温度降低到钛合金β相变点以下40℃-60℃,并控制管柸进行自转及沿中心轴方向移动,自转转速为300-600rpm,移动的速度为3-5米/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锤头的曲面直径比管柸的外径大80-120mm,且与曲面连接的斜面与底面呈30-40°角。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径向锻造后,得到的管柸,其截面呈外正方形内圆形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次径向锻造后,得到的管柸,其截面呈外八边形内圆形的形状。
8.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次径向锻造后,钛合金管材的总体形变量≥10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锻造前,管柸中间插入芯棒,并装夹到径向锻造机上,且第一夹头夹持在管柸的一端,锤头位于管柸的另一端,第二夹头夹持在与锤头同一端的芯棒上;三次锻造前,均需更换芯棒,所述芯棒的直径比装夹的管柸的内径小15-20mm。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钛及钛合金管材的短流程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双重退火的过程为:先将经过多次径向锻造后的钛合金管加热到850-930℃,并保温0.5-5h后空冷至室温;再次加热到450-550℃。并保温0.5-5h后空冷至室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宇钛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宇钛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707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环绕喷雾式香薰加湿器
- 下一篇:一种钢带加工用盘卷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