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效控温蒸炉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903.3 | 申请日: | 2020-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285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陈晋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晨益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1/28 | 分类号: | F22B1/28;A61J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1400 北京市怀柔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效 控温蒸炉 | ||
本申请涉及加热蒸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控温蒸炉,其包括炉体、机架和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炉体的侧壁内部中空,炉体的外壁连通有两根相互背离的内部中空的转轴,两根转轴均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炉体的侧壁内部设有螺旋状的出汽管,出汽管与其中一根转轴连通,出汽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朝向炉体内部的方向,电加热蒸汽发生器连通有输汽管,输汽管远离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与出汽管连通的转轴转动连通,本申请具有使高温蒸汽快速充满蒸炉的侧壁内部,提高加热蒸炉的效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加热蒸炉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控温蒸炉。
背景技术
在制药行业,经常需要使用蒸炉对药材进行加热处理,改变药材的药效特性,某些药材需要在高温环境中与水进行混合反应得到所要的试剂原浆。
蒸炉的侧壁内部中空,其内部与输汽管连通,输汽管的另一端与电加热蒸汽发生器连通,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并将高温蒸汽经输汽管输送至蒸炉的侧壁内部对蒸炉的内部加热,蒸炉内部升温对药材进行加热。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输汽管内的高温蒸汽进入蒸炉的侧壁内部后,需要经过较长时间后才能充满蒸炉的侧壁内部,导致加热蒸炉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使高温蒸汽快速充满蒸炉的侧壁内部,提高加热蒸炉的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高效控温蒸炉。
本申请提供的高效控温蒸炉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高效控温蒸炉,包括炉体、机架和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炉体的侧壁内部中空,炉体的外壁连通有两根相互背离的内部中空的转轴,两根转轴均与机架转动连接,所述炉体的侧壁内部设有螺旋状的出汽管,出汽管与其中一根转轴连通,出汽管开设有多个出气孔,出气孔朝向炉体内部的方向,电加热蒸汽发生器连通有输汽管,输汽管远离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与出汽管连通的转轴转动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机架通过两根转轴对炉体进行转动支撑,电加热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蒸汽后将高温蒸汽经输汽管输送入转轴内,随后,转轴将高温蒸汽输送入出汽管内,高温蒸汽快速充满整个出汽管,高温蒸汽能够经所有的出气孔快速分散至炉体侧壁的内部对炉体进行均匀加热,提高加热炉体的效率;输汽管远离电加热蒸汽发生器的一端与其中一根与出汽管连通的转轴转动连通能够使炉体顺利转动,向炉体内加料或放料时,转动炉体使炉体倾斜,炉体带动转轴旋转,转轴与输汽管发生相对转动。
可选的,所述出汽管连通有螺旋状的支管,支管整体呈盘形,支管位于炉体底部内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出汽管将高温蒸汽送入支管内,高温蒸汽经支管的出气孔分散至炉体底部内部对炉体底部加热,将支管设为螺旋状能够增加支管与炉体的接触面积,提高对炉体的加热效果。
可选的,所述炉体的顶部固设有开口,开口的外径小于炉体的外径,炉体的外壁包覆有相互拼接的第一保温夹套及第二保温夹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保温夹套与第二保温夹套相互拼接共同包裹炉体,对炉体进行保温,加快炉体的升温速度,提高加热炉体的效率。
可选的,所述第一保温夹套朝向第二保温夹套的两个端面固设有多个插杆,第二保温夹套在朝向插杆的两个端面均开设有与插杆插接配合的插槽,第二保温夹套自其顶面插入有两根相互远离的锁定杆,两根锁定杆贯穿所有的插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保温夹套逐渐靠近第二保温夹套包裹炉体,将插杆插入插槽内后,第一保温夹套暂时与第二保温夹套形成连接,将锁定杆插入第二保温夹套内贯穿所有插杆将第一保温夹套与第二保温夹套进行固定连接,使第一保温夹套与第二保温夹套的连接更加稳固。
可选的,所述插杆的周向尺寸在远离第一保温夹套的方向逐渐缩小,插槽在远离第二保温夹套的方向呈扩口状且与插杆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晨益药业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晨益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9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施工立式自动贴墙砖装置
- 下一篇:地墙内插劲性柱结构及其安装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