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枸杞静电毛发分离机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69682.X | 申请日: | 2021-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2844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耿玉青;杨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海金麦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3C7/02 | 分类号: | B03C7/02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杜朗宇 |
地址: | 810000 青海省西宁市生物*** | 国省代码: | 青海;6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枸杞 静电 毛发 分离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枸杞静电毛发分离机,包括分离机外壳体,分离机外壳体正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枸杞放置盘,分离机外壳体背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枸杞放置盘,分离机外壳体的顶端通过开设有的圆孔固定安装有静电分离器,静电分离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管道,静电分离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管道,分离机外壳体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毛发收集槽,毛发收集槽的顶端与管道的一端连接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工作效果,操作简单使用方便,节省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离机,特别涉及一种静电毛发分离机。
背景技术
枸杞子为茄科植物枸杞的干燥成熟果实,既可作为坚果食用,又是一味功效卓著的传统中药材,含有多种氨基酸、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A、B1、B2、C和钙、铁等营养物质,并含有甜菜碱、玉蜀黄素、酸浆果红素等特殊营养成分,具有不同凡响的保健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枸杞子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能有效抑制肿瘤生长和细胞突变、具有延缓衰老、抗脂肪肝、调节血脂和血糖、促进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作用。
静电分离器又称静电分离设备,静电分离器是通过高压静电、把导体物质与非导体物质进行分离,电路板中的金属与非金属分离出来,主要用于废旧电路板,各种药板、铝塑板、食品包装袋,铝塑管、铝箔等金属。静电分离设备是电路板回收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枸杞晾晒结束后,需要进行加工工艺,以便除去晾晒时夹杂的毛发或者颗粒等,以便达到高品质枸杞,卖出好价格,但同时现有的枸杞加工缺少相应的设备,只能寻求其他分离器进行代替,价格较高且并不能有效的进行杂质分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电毛发分离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杂质和枸杞分离不彻底,效率低下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枸杞静电毛发分离机,包括分离机外壳体,所述分离机外壳体正面的顶部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枸杞放置盘,所述分离机外壳体背面的底部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枸杞放置盘,所述分离机外壳体的顶端通过开设有的圆孔固定安装有静电分离器,所述静电分离器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管道,所述分离机外壳体一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毛发收集槽,所述毛发收集槽的顶端与管道的一端连接,所述管道上固定安装有抽风机。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枸杞放置盘的中部和第二枸杞盘的中部均固定安装有把手。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分离机外壳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若干个支撑柱。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槽的上方和第二滑槽的上方均固定安装有毛刷。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滑槽的一端和第二滑槽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静电分离器和抽风电机均通过外接开关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把手抽出第一枸杞放置盘,将枸杞倒入到第一枸杞放置盘内,先简单的去除可见大颗粒杂质,将第一枸杞放置盘推回,由于毛刷的存在,避免了枸杞堆高影响筛选效果,启动静电分离器和抽风装置,进行静电分离其中的杂质,此时,分离机外壳体另一侧的人员将第二枸杞放置盘抽出,倒入枸杞,待的第一枸杞放置盘内杂质分离干净,将第二枸杞放置盘推回,如此反复的进行,提高工作效果有降低了工作的劳累程度,杂质有抽风装置内的杂质存放槽收集,便于定期清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正视图。
图3为本发明分离机原理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海金麦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海金麦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96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沙棘果果汁灌装机
- 下一篇:一种PE微孔膜为基材的反渗透膜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