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固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7120.1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7091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黄日光;沈瑞锡;吴贻标;朱洪彬;彭林伟;劳文旭;陈顺发;梁军华;邓锦明;叶佳明;方泓杰;叶康;黄伟华;温可良;郭思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2G3/02 | 分类号: | H02G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装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线装置,属于电缆领域。该固线装置用于固定多根电缆,固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在支撑架上沿电缆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加热机构和压紧机构,加热机构包括环形的第一支撑件和设于第一支撑件内部的多个加热组件,多个加热组件沿着第一支撑件的周向间隔分布;多根电缆能够分散夹设于相邻的两个加热组件之间,加热组件用于对夹设的电缆进行加热;压紧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多根电缆进行压紧。本发明所提供的固线装置通过加热机构对多根电缆的外表皮先进行加热,再通过压紧机构压紧多根电缆,实现多根电缆的粘合,避免电缆散乱,实现快速固线;多个沿第一支撑件周向间隔分布的加热组件,保证了每根电缆的加热效果,提升了最终的固线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固线装置。
背景技术
电缆一般采用多根并联的形式与配电设备连接。为了避免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电缆相互交叉、线路混乱、压力集中、散热较差等问题,提出了固线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普通固线装置采用多个设有凹槽的挡片沿竖直方向互相抵接以实现电缆的稳定放置,虽然可以固定多根电缆,但是占地面积大,且电缆在进行固线时,由于硬度较大,多根电缆之间的贴合度不高,固线效果差,且在进行固线时需要将每根电缆都放置于对应的凹槽内,固线操作繁琐,不能实现快速固线。
为此,亟需提供一种固线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线装置,不仅实现了快速固线,还提升了固线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固线装置,用于固定多根电缆,所述固线装置包括支撑架和在所述支撑架上沿电缆的输送方向间隔设置的:
加热机构,所述加热机构包括环形的第一支撑件和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内部的多个加热组件,多个所述加热组件沿着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周向间隔分布;多根所述电缆能够分散夹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组件之间,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夹设的所述电缆进行加热;
压紧机构,用于对加热后的多根所述电缆进行压紧。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加热本体,所述加热本体呈圆锥型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本体之间的间距沿远离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圆心方向依次减小。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本体的外表面贴设有加热片。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加热组件与所述第一支撑件之间设有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加热组件具有朝向所述第一支撑件的圆心方向的运动趋势。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挤压件,所述第一支撑件设有开口,所述挤压件穿过所述开口后挤压分散多根所述电缆,以使所述电缆分散夹设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加热组件之间。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支撑件上还设置安装板,所述挤压件滑动设于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挤压件与所述安装板之间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被配置为使所述挤压件具有靠近所述安装板的运动趋势。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固线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的第二支撑件,所述安装板滑动设于所述第二支撑件上。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紧机构包括第三支撑件和两个压板,所述第三支撑件设于所述支撑架上,两个所述压板相对设置,形成可以使所述电缆通过的压紧通道;所述压板与所述第三支撑件之间设置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被配置为使两个所述压板具有互相靠近的运动趋势。
作为上述固线装置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压板的自由端沿所述电缆的输送方向开设有弧形凹槽,所述弧形凹槽的槽壁上设有若干个万向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71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