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记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6915.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437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3 |
发明(设计)人: | 古泽拓郎;吉野哲史;玉井健介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41J11/00 | 分类号: | B41J1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车美灵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记录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记录装置,其抑制介质的翘起,能够避免介质与记录部接触。记录装置具备:进给部,进给介质(M);输送部(40),向输送方向(Y0)输送进给的介质(M);记录部,对输送部(40)所输送的介质(M)进行记录;支承部件(50),具有支承记录部所记录的介质(M)的支承面。记录装置在比记录部的记录位置更靠输送方向(Y0)的上游的位置具备朝向支承部件(50)按压介质(M)的按压部件(81)。按压部件(81)设置为能够在与支承面交叉的方向移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输送介质的输送部、支承介质的支承部以及对支承于支承部的介质进行记录的记录头。
背景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记录装置,该记录装置具备:输送部,沿着输送路向输送方向输送介质;记录头,为了对被输送的介质记录图像而从喷嘴喷出墨等液体;以及支承部件,在输送路中以与记录部对置的位置支承介质。
输送部具备:输送辊对,配置在记录部的输送方向的上游;以及排出辊对,配置在记录部的输送方向的下游。支承部件能够向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移动,该第二位置比第一位置更远离包含喷嘴面的虚拟平面。支承部件具备第一抵接部件、抵接部、第一施力部件。第一抵接部件在宽度方向上配置在相邻的排出辊之间。在支承部件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向输送路突出的突出端位于比排出辊对夹持介质的夹持位置更靠近包含记录头的喷嘴面的虚拟平面的位置。抵接部在支承部件处于第一位置的状态下,抵接于排出辊轴。第一施力部件朝向第一位置对支承部件施力。
支承部件对抗第一施力部件的施加力而从第一位置向第二位置移动,从而夹持位置与第一抵接部件的突出端的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动。由此,能够赋予与介质的刚性相应的波形状。另一方面,支承部件以排出辊轴为基准而定位到第一位置,因此高精度地定位第一位置处的夹持位置和第一抵接部件的突出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60025号公报
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记录装置中存在如下问题:由于支承部件是进行升降的机构,因此介质与记录头的距离不稳定,记录质量有可能会降低。
发明内容
关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记录装置,记录装置具备:进给部,进给介质;输送部,向输送方向输送进给的所述介质;记录部,对所述输送部所输送的所述介质进行记录;支承部件,具有支承所述记录部所记录的所述介质的支承面;以及按压部件,在比所述记录部的记录位置更靠所述输送方向的上游的位置,朝向所述支承部件按压所述介质,所述按压部件设置为能够在与所述支承面交叉的方向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处于打开罩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处于卸除壳体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处于卸除壳体的状态下的记录装置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5是示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输送部和记录部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俯视图。
图8是示出输送部的一部分的正剖视图。
图9是示出介质引导机构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介质引导机构的一部分的放大立体图。
图11是示出按压部件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介质引导机构和按压部件的侧剖视图。
图13是示出按压部件的一部分的侧视图。
图14是说明按压部件的作用的正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69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