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61152.0 | 申请日: | 2020-12-2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665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张宾;何伟生;赵罗恒;陈新准;马鹏飞;邱国财;刘新雅;郑晓银;刘光亮;李修龙;傅王勇;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T23/00 | 分类号: | H01T23/00 |
代理公司: | 广州润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6 | 代理人: | 林伟斌 |
地址: | 51033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离子 发生 装置 | ||
1.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正高压线(61)和负高压线(6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盖(1),其外侧设有向下延伸的第一连接部(12);
下盖(2),其包括第一凹槽(2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一凹槽(21)外壁的第二连接部(22);
陶瓷基板(3),其固定于所述第一凹槽(21)内并与所述上盖(1)、下盖(2)绝缘连接;所述陶瓷基板(3)包括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连接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的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2)、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
放电针(4),其连接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
第一弹簧(51),其连接所述正高压线(61),且其一端抵压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2),另一端抵压所述第一凹槽(21)底部;
第二弹簧(52),其连接所述负高压线(62),且其一端抵压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另一端抵压所述第一凹槽(21)底部;
所述第一凹槽(21)内侧壁设有限位结构(211),所述限位结构(211)与所述第一凹槽(21)底部具有间隙,所述陶瓷基板(3)卡于所述间隙内;
所述第一凹槽(21)底部设有第一安装槽(212)和第二安装槽(213),所述第一安装槽(212)和第二安装槽(213)分别容纳所述第一弹簧(51)和第二弹簧(52);
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与所述第二连接部(22)可拆卸连接,所述上盖(1)与所述下盖(2)围蔽形成所述陶瓷基板(3)和所述放电针(4)的空间;所述放电针(4)与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形成强电场,以通过电晕效果产生负离子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1)设有第二凹槽(11),所述第二凹槽(11)两侧外壁设有所述第一连接部(12);
所述第一凹槽(21)两侧外壁设有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且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与所述第一连接部(12)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侧壁上具有卡孔(121),所述第二连接部(22)为凸起,所述凸起卡于所述卡孔(12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121)设有四个,并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二凹槽(11)两侧外壁;所述凸起设有四个,并对称分布于所述第一凹槽(21)两侧外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凹槽(11)内设有压柱(13),所述压柱(13)抵压所述陶瓷基板(3),以使所述陶瓷基板(3)稳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2)和所述负高压负离子涂料接触电极(33)之间设有第一绝缘材料层(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簧(5)外表面设有第二绝缘材料层。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一种负离子发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基板(3)设有第三凹槽(35),所述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设有两个并分别位于所述第三凹槽(35)两侧;所述放电针(4)位于两个高压负离子涂料放电区(31)之间,并焊接于所述陶瓷基板(3)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6115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