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小口径扰流片式推力矢量控制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57750.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221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兰;赵伟;陈颂;王闵;潘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量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K1/11 | 分类号: | F02K1/11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王能德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东西湖区金银湖办事处金银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小口径 扰流片式 推力 矢量 控制 机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小口径扰流片式推力矢量控制机构,包括中间设有圆孔的底板,所述圆孔用于与发动机喷管对接;所述底板上安装有三片扰流片,三片扰流片围绕圆孔间隔120°布置;所述三片扰流片由三台舵机单独控制偏转,舵机通过摇臂支杆控制对应的扰流片;所述扰流片通过一支座安装在底板上,扰流片中部与支座转动连接,摇臂支杆一端与扰流片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舵机活动连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口径扰流片式推力矢量控制机构,采用三片组合的方式和远离喷口出口端面的方式,实现对发动机推力方向和大小的调节,结构简单可靠。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飞行器推力矢量控制技术领域,涉及推力矢量控制机构,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小口径扰流片式推力矢量控制机构。
背景技术
为保持飞行器按照预定轨迹稳定飞行,需要控制力进行姿态调节,空气舵是最常见的姿态调节方式。但在特殊情况下,如低速飞行阶段或在大气层以外时,空气舵效率较低,通常利用发动机的高温燃气产生置偏力进行姿态调节,该类装置又称为推力矢量控制机构,其中扰流片是典型的推力矢量控制方式之一。
传统的扰流片布置在发动机喷口处,通过扰流片插入发动机喷流中,阻塞部分喷管出口面积,导致在喷管扩张段喷流内产生斜激波,并伴随有边界层分离,由于激波后分离区的压力远远大于扰动前的压力,将会在喷管内壁面产生非对称压力分布,从而产生侧向控制力来实现推力矢量控制。同时,斜激波与弓形激波在扰流片迎风面形成高压区,使扰流片受到了与喷管推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造成一定的推力损失。传统的扰流片紧贴发动机喷口布置,为了避免对喷管造成较大的堵塞,影响喷管内部燃气流动导致喷管烧穿,一般要求多片扰流片不可同时伸入喷流,因而仅能实现推力方向的调节,无法实现对推力大小的调节;同时扰流片传动杆距离喷流中心较近,长时间工作时热环境恶劣,容易出现温度过高导致结构变形或卡死的问题。
参考专利:CN103437911B--带隔板流体控制二元矢量喷管及其矢量推力产生和控制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小口径扰流片式推力矢量控制机构,采用三片组合的方式和远离喷口出口端面的方式,实现对发动机推力方向和大小的调节,结构简单可靠。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小口径扰流片式推力矢量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中间设有圆孔的底板7,所述圆孔用于与发动机喷管对接;所述底板7上安装有三片扰流片1,三片扰流片1围绕圆孔间隔120°布置;所述三片扰流片1由三台舵机8单独控制偏转,舵机8通过摇臂支杆3控制对应的扰流片1;所述扰流片1通过一支座5安装在底板7上,扰流片1中部与支座5 转动连接,摇臂支杆3一端与扰流片1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舵机8活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支杆3的摆动幅度为10°~20°。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支杆3为“7”字形,其夹角处与支座5上端通过转轴4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座5为一整体结构,顶部分叉且有轴孔,轴孔用于与摇臂支杆3通过转轴4连接;所述支座5中间为中空结构,用于容纳摇臂支杆3围绕转转轴4摆动。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支杆3的夹角为35°~45°。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支杆3与舵机8连接的一端设有凹槽,舵机8的摆动摇臂位于凹槽内,传导舵机8的转动力矩。
进一步地,所述摇臂支杆3与扰流片1之间设有隔热垫2。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片1外缘设有翻边法兰,通过翻边法兰与摇臂支杆3连接,翻边法兰与摇臂支杆3之间设有隔热垫2,以阻隔扰流片1传导过来的热量。
进一步地,所述扰流片1轴向距喷管出口端面2~3倍喷管出口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舵机8和扰流片1分别位于底板7的内外两侧,所述底板7外侧设有隔热板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量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量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7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