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7116.7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3862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肖光海;龙伟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双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21/4402 | 分类号: | H04N21/4402;H04N21/442;H04N21/485;G06F1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地址: | 5114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桌面 协议 智能 设置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户使用云终端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连接桌面时,云终端向桌面云管理系统上报性能参数,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检测用户桌面是否满足用户使用,若是,则转入步骤S2;S2、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检测用户桌面能满足用户使用时,云终端回收多余的系统资源;S3、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云终端请求连接时,检测云终端所在环境的桌面宽带网络是否满足用户,若是,则保持原有的图像压缩算法,然后转入步骤S4;S4、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原有的图像压缩算法检测是否满足显示器分辨率,若是,则保持原有的图像压缩算法,然后进行最后实时桌面传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领域,具体的说,尤其是一种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桌面云管理主要采用给用户分配固定的桌面云资源方式提供桌面云服务;该方式一旦分配好资源用户每次连接时桌面传输的算法、桌面系统的性能、以及显示图像的算法都是固定不变的;但是用户在使用桌面云时环境是变化的,这样就容易造成资源利用的沉余,在使用过程中产生桌面性能与环境的不匹配性。主要表现在桌面系统参数与云终端性能的不匹配;传输协议所需要的带宽与实际带宽的不匹配;桌面图像压缩算法与云终端外接显示器分辩率的不匹配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用户使用云终端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连接桌面时,云终端向桌面云管理系统上报性能参数,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检测用户桌面是否满足用户使用,若是,则转入步骤S2;
S2、通过桌面云管理系统检测用户桌面能满足用户使用时,云终端回收多余的系统资源;
S3、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云终端请求连接时,检测云终端所在环境的桌面宽带网络是否满足用户,若是,则保持原有的图像压缩算法,然后转入步骤S4;
S4、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原有的图像压缩算法检测是否满足显示器分辨率,若是,则保持原有的图像压缩算法,然后进行最后实时桌面传输。
上述的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云终端向桌面云管理系统上报的性能参数包括终端的CPU、内存、显卡、显示器的参数。
上述的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1中,所述桌面云管理系统检测用户桌面不能满足用户使用时,需要用户增加桌面性能,然后转入步骤S3。
上述的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3中,所述云终端所在环境的桌面宽带网络不能满足用户时,桌面云管理系统调整图片压缩算法,降低分辨率保证图像传输顺畅。
上述的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中,所述步骤S4中,所述原有的图像压缩算法若不能满足显示器分辨率,桌面云管理系统根据上报的显示器的参数调整图像压缩算法,然后进行最后的实时桌面传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云终端请求数据计算出用户所需桌面资源合理调整桌面系统的性能及时回收没有使用的资源,并分配给下个用户请求避免造成资源浪费;通过带宽智能调整传输协议的算法以确保用户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最佳的体验效果;通过云终端的外接显示的参数智能调整桌面图像压缩算法确保在云终端上达到最佳的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方法步骤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的一种桌面云协议的智能设置和智能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双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双泉云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71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