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冠脉药物注射的多功能微导管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1235.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146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08 |
发明(设计)人: | 姜贤男;舒小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璞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25/14 | 分类号: | A61M25/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喆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黄玉清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药物 注射 多功能 导管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冠脉药物注射的多功能微导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开设有内覆膜蜡防滑膜,所述内覆膜蜡防滑膜的一侧开设有套管口,所述套管口的内部配合连接有外覆膜蜡防滑膜。本发明,通过设计的套管、内腔和内覆膜蜡防滑膜,套管和第一导管两者之间通过外覆膜蜡防滑膜和内覆膜蜡防滑膜进行组合连接,便可通过控制套管的转动方向使第一导管在内腔的内部进行相应的伸缩动作,且由于第一导管与套管之间是以螺纹连接关系作为连接媒介,保证了第一导管和套管两者之间经调节后的基本稳定性,以第一导管能够在内腔的内部进行伸缩动作为基础,使得冠脉药物注射用多功能微导管具有对其整体进行快速调节长度的功能,从而提供了多功能微导管整体的使用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冠脉药物注射的多功能微导管。
背景技术
冠状动脉的形状如一倒置的、前后略扁的圆锥体,如将其视为头部,则位于头顶部、几乎环绕心脏一周的冠状动脉恰似一顶王冠,这就是其名称由来,冠状动脉是供给心脏血液的动脉,起于主动脉根部主动脉窦内,分左右两支,行于心脏表面。
医用导管一般分为造影用与注射微粒用,多为聚乙烯材料制成,美国、法国、日本、丹麦与我国均有生产,细胞生物学名词,指维管植物木质部由柱状细胞构成的水分与无机盐长距离运输系统,次生壁厚薄不匀地加厚,端壁穿孔或完全溶解,从而形成纵向连续通道,同时,还可指工业导管和石油钻进导管。
微导管的出现,能够在较高的程度上降低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时所受到的二次伤害程度,还可提高患者在治疗后的恢复速度,如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微导管”(专利号:CN111467649 A),该专利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微导管很少可以在保证尺寸小、推送性及柔顺性好的情况,同时具备良好的抗弯折性能,尤其是微导管的头部,是最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发生弯折的位置,因为微导管的尖端与管体部分,在柔韧性上存在较大差异,而弯折现象通常容易发生在柔韧性变化差异大的地方,该专利通过设计的内层、弹簧层、尖端部以及导管座等结构的互相配合下已解决此技术问题,但该专利仍存有一些不足之处,其功能性较差,在进行冠脉药物注射治疗时无法根据使用需要快速调节微导管的整体长度,从而降低了微导管整体的使用效果,使用微导管进行冠脉药物注射治疗时,不仅自身的稳定性较差,且无法与外界的支撑物质进行连接来提高自身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微导管整体的功能性,导致医护人员在操作微导管进行冠脉药物注射治疗时存在一定的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冠脉药物注射的多功能微导管,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冠脉药物注射的多功能微导管,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内部开设有内腔,所述内腔的内部开设有内覆膜蜡防滑膜,所述内覆膜蜡防滑膜的一侧开设有套管口,所述套管口的内部配合连接有外覆膜蜡防滑膜,所述外覆膜蜡防滑膜开设在第一导管的表面,所述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把手,所述套管远离第一把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三把手。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管的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立柱。
优选的,所述立柱的端部固定连接在第二导管的表面,所述第二导管活动连接在第一导管口的内部,所述第一导管口开设在第一导管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管的一侧开设有第二导管口。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表面开设有导丝口,所述第一导管和第二导管内部滑动连接有同一根导丝。
优选的,所述套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块,所述横块的表面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配合连接有螺栓。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把手。
优选的,所述螺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所述橡胶垫由合成橡胶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璞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璞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12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车辆和控制车辆的方法
- 下一篇:多充电系统架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