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50180.2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569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赵恒章;吴金平;赵彬;杨帆;张于胜;潘晓龙;田丰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C21D1/26;C21D9/08;C22C14/00;C22F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马小燕 |
地址: | 710016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经济***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口径 ti35 钛合金 管材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该Ti35钛合金管材由以下质量含量的成分组成:Ta 5.5%~6.5%,Fe≤0.15%,C≤0.08%,N≤0.03%,H≤0.010%,O 0.08%~0.12%,余量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制备方法的具体过程为:将Ti35钛合金铸锭开坯锻造得到锻坯,经高温均匀化处理后进行多火次锻造得到棒坯,然后经表面机加工后探伤得到棒材,采用掏料机将棒材加工成管坯,再将管坯退火后机加工。本发明通过高温均匀化处理,提高了微区成分的均匀性,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腐蚀性能,实现了小批量多规格的大口径Ti35钛合金无缝管材的生产,广泛应用于核能、石化等设备制造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钛合金材料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Ti35钛合金具有密度小、比强度高、焊接性能优良等优点,其最大特点是优异的耐硝酸腐蚀性能,在沸腾8mol硝酸溶液中腐蚀速率为0.1mm/a,在硝酸环境中尤其是沸腾浓硝酸环境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Ti35钛合金中含有高比重、高熔点的Ta元素,在铸锭中不可避免的存在微观偏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Ti35钛合金的综合性能。现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有三类,一类是用板材,通过卷板机或油压机压制成型,然后焊接成圆管,经过矫圆、矫直,制作成有缝焊管;另一类是通过棒材穿孔或挤压制成管坯,然后通过热轧、冷轧制成的无缝管材。由于焊管存在焊缝,有一定的安全隐患,而轧制的无缝管流程长,对于多规格小批量大口径管材,难以组织生产;还有一类采用棒材进行钻镗孔的方式,这种对于材料价值较高的Ti35钛合金来说,材料成本太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在Ti35钛合金铸锭开坯锻造后增加高温均匀化处理,提高了微区成分的均匀性,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腐蚀性能,同时通过开坯锻造充分破碎粗大的铸态晶粒,增强了高温均匀化处理的效果,实现对Ti35钛合金管材微观成分和组织均匀性的控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Ti35钛合金管材由以下质量含量的成分组成:Ta 5.5%~6.5%,Fe≤0.15%,C≤0.08%,N≤0.03%,H≤0.010%,O 0.08%~0.12%,余量为钛和不可避免的杂质;该制备方法的具体过程为:首先将Ti35钛合金铸锭进行开坯锻造得到锻坯,锻坯经高温均匀化处理后进行多火次锻造得到棒坯,然后将棒坯的表面机加工后探伤得到棒材,采用掏料机将棒材加工成管坯,再将管坯退火后机加工得到Ti35钛合金管材;所述Ti35钛合金管材的直径大于240mm,壁厚大于5mm。
本发明依次对Ti35钛合金铸锭进行开坯锻造、高温均匀化处理、多火次锻造、机加工、掏料加工和退火、机加工得到Ti35钛合金管材,通过在Ti35钛合金铸锭开坯锻造后增加高温均匀化处理,一方面高温扩散有利于提高微区成分的均匀性,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腐蚀性能,另一方面通过开坯锻造充分破碎粗大的铸态晶粒,能够加快扩散速度和效果,实现对Ti35钛合金管材微观成分和组织均匀性的控制。本发明工艺流程短,可控性强,有效地实现了小批量多规格的大口径Ti35钛合金无缝管材的生产。
上述的一种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均匀化处理的温度为1000℃~1150℃,时间为5h~20h。该优选的高温均匀化处理的温度和时间有利于锻坯中的Ta从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扩散,提高微区成分的均匀性,改善合金的工艺性能和腐蚀性能。
上述的一种大口径Ti35钛合金管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掏料机将棒材加工成管坯的同时得到棒料。本发明采用掏料机加工制备管坯的同时,获得的棒料可用作其他用途,提高了Ti35钛合金材料的利用率,避免了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稀有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5018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分辨率的正电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系统
- 下一篇:一种饲料加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