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6640.4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217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赵庆林;马志杰;袁剑文;许冬件;冯丽;武昆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庆林 |
主分类号: | G06F9/50 | 分类号: | G06F9/50;G06F16/27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卢泽明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区块 共识 机制 性能 分析 方法 装置 存储 介质 | ||
1.用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从P2P网络同步区块链状态;
从工作客户端获取任务;
使用PoUW共识机制处理任务并挖掘新区块,其中,在PoUW共识机制中,根据已执行的任务指令的数量来确定挖矿的工作量,并将每条任务指令视为伯努利分布;
将PoUW共识机制的处理结果传输到工作客户端;
将挖出的区块广播到P2P网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P2P网络同步区块链状态具体包括:
在区块链P2P网络中,所有生成的区块都在所有矿工之间传播,当矿工准备开采新区块时,从P2P网络同步最新的区块链状态,并获取到区块链中的最后一个区块后,由矿工验证并提交记录在新区块中的内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PoUW共识机制处理任务并挖掘新区块具体包括:
当矿工在TP时间内完成有用的任务时,计算执行任务指令的数量,由矿工生成随机值,并将随机数与目标值进行比较,若随机数不大于目标值,则该矿工将赢得竞争并获得有用工作的证明,即表明该矿工挖到了新的区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PoUW共识机制处理任务的过程中,当出现处理任务停止时,矿工将计算出的处理结果返回给有用工作客户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新区块的传播到P2P网络过程中,若某些矿工也挖出了一个新块,则会出现分叉;
从矿工的角度分析找到区块的分叉概率,从系统的角度计算分叉概率。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矿工的角度分析找到区块的分叉概率具体包括:
在PoUW共识机制中,矿工将在完成任务后开采一个区块,假设每个矿工完成任务后的TP时间服从指数分布,则TP时间Δti的概率密度函数表示为公式(1):
其中,t称为Δti的值,平均值λi为矿工i的TP时间常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假设矿工i在其TP时间内找到一个区块的概率为Pi,Pi表示为公式(2):
其中,Ci是矿工i的计算能力,D是系统难度;
基于Pi计算矿工i每秒发现一个区块的概率,令pi为矿工i每秒发现一个区块的概率,利用公式(1)和(2)得到Pi的计算公式,如公式(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系统的角度计算分叉概率具体包括:
令系统在任何给定的时刻内生成块的概率为p,如公式(4):
在区块链中,在生成一个区块后,若在前一个区块的传播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新区块,就会发生分叉,令PF为分叉概率,表示为公式(5):
PF=1-(1-p)τ,(5)
其中,τ是网络延迟,而(1-p)τ表示所有矿工在周期内不会生成块。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共识机制性能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使用PoUW共识机制处理任务的过程中,将系统吞吐量Γ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成功确认的块数,令T表示两个连续成功确认的区块之间的间隔时间,令E(T)表示T的平均值,则系统吞吐量Γ可以表示为公式(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庆林,未经赵庆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6640.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