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44500.3 | 申请日: | 2020-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0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9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权;郑诚林;许梁;熊仕显;孙永昌;柯洪成;陈伟;曾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夯雀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C5/40 | 分类号: | C21C5/40;B01D4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攀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炉 煤气 除尘 气力 输送 系统 | ||
1.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仓式泵(1)、细灰库(2)、储气罐(3)、集灰斗(4)以及加湿组件(6),所述仓式泵(1)的顶端通过输灰管与细灰库(2)相连接,所述仓式泵(1)底端通过气动双闸板阀与储气罐(3)以及集灰斗(4)相连接,所述集灰斗(4)与加湿组件(6)相连接;
所述加湿组件(6)包括加湿桶(61),所述加湿桶(61)的底端固定于地面上,所述加湿桶(61)的内壁表面固定有多个第一喷头(65),所述加湿桶(61)顶端径向平面的中轴线处固定有旋转接头(66),所述旋转接头(66)的底端贯穿所述加湿桶(61)的顶端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加湿桶(61)的内部且与旋转水管(62)相连接,所述旋转水管(62)远离所述旋转接头(66)的一端通过轴承与所述加湿桶(61)的底端内壁转动连接,所述旋转水管(62)的顶端固定有第二喷头(64),所述旋转水管(62)的外周面由上至下依次固定有多个两两对称设置的搅拌叶片(63);
所述储气罐(3)与所述仓式泵(1)以及加湿组件(6)之间通过干燥组件(5)相连接,所述干燥组件(5)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干燥塔(51),所述干燥塔(51)通过输气管与仓式泵(1)以及储气罐(3)相连接,所述干燥塔(51)通过风机(52)与所述加湿桶(6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6)与推板组件(7)相连接,所述推板组件(7)包括两个气缸(75),每个所述气缸(75)的底端均固定于所述加湿桶(61)的顶端表面,两个所述气缸(75)以所述旋转接头(66)为中心轴对称设置,每个所述气缸(75)的活塞杆均贯穿所述储气罐(3)的壳体,并延伸至所述储气罐(3)的内部且与环形升降板(71)相连接,所述环形升降板(71)的底端表面固定有多个与第一喷头(65)逐一对应的T字形堵头(7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升降板(71)的纵切面为碟形,所述环形升降板(71)的壳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旋转水管(62)进行穿插的通孔(72),所述通孔(72)的孔体内腔横截面为等腰梯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72)的内壁嵌入有多个滚珠(721),多个所述滚珠(721)环绕所述通孔(72)的径向平面的中轴线逐一等距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桶(61)的底端表面固定有斜绞龙(6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水管(62)的顶端固定有两个导灰叶片(67),两个所述导灰叶片(67)以所述旋转水管(62)为中心轴对称设置,两个所述导灰叶片(67)的相对高度大于所述第一喷头(65)的相对高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导灰叶片(67)的纵切面均为三角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52)固定于地面上,所述风机(52)通过输气管与过滤网(53)相连接,所述过滤网(53)固定于所述加湿桶(61)的顶端内壁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灰斗(4)的底端通过运灰管(41)与加湿桶(6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运灰管(41)远离所述集灰斗(4)的一端贯穿所述加湿桶(61)并延伸至加湿桶(61)的内部顶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炉煤气干法除尘细灰气力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组件(6)与动力组件(8)相连接,所述动力组件(8)包括第一链轮(81),所述第一链轮(81)固定于旋转接头(66)的转子外周面,所述第一链轮(81)的一侧通过链条与第二链轮(82)相连接,所述第二链轮(82)固定于电机(83)输出轴外周面,所述电机(83)固定于所述加湿桶(61)外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夯雀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理工大学;江西夯雀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450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