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光声内窥成像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3145.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16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30 |
发明(设计)人: | 桂珍珍;龚晓竞;陈震林;王夏天;张建辉;舒承有;解志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B5/00 | 分类号: | A61B5/00;A61B1/07;A61B1/06;A61B1/05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郝传鑫 |
地址: | 510006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光声内窥 成像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光声内窥成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环状光纤束,其由多根光纤组成,所述光纤包括用于发射入射光信号的信号发射端;
凹面反射镜,与所述光纤束同轴且相对设置,其与所述光纤束相对的一侧设置有反射曲面;所述反射曲面将所述光纤束发出的入射光信号进行反射形成反射光信号,所述反射光信号在所述反射曲面的外部焦点处汇集形成聚焦光环并通过所述焦点后照射到受光区域上;
环状超声换能器阵列,其由用于接收所述受光区域在所述反射光信号照射下激发出的用于超声成像的光声信号,并输出与所述光声信号对应的电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匹配管,所述第一匹配管的内侧与所述光纤束连接;
所述第一匹配管与所述凹面反射镜相对一侧的侧面与所述光纤束中各所述光纤的信号发射端齐平。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匹配管,所述第二匹配管内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匹配管的外侧连接,所述第二匹配管内侧的另一端与所述凹面反射镜的外侧连接;
所述第二匹配管的外侧设置有环状的台阶状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处设置有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处还设置有用于固定所述超声换能器阵列的环状固定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匹配管采用硬质透光材料制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底座,所述底座连接在所述凹面反射镜与所述光纤束相背的一侧;
所述底座上连接所述凹面反射镜的一侧具有向外延伸出的环状边缘,所述边缘内侧还与所述第二匹配管的外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凹面反射镜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槽相适配的定位柱,通过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定位槽的安装配合使所述凹面反射镜与所述底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面反射镜为环形反射镜,所述反射曲面为球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纤束为圆环形。
10.一种光声内窥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系统,还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声内窥成像装置;
所述计算机系统用于向所述光纤发送光信号,所述计算机系统还用于采集并分析超声换能器阵列输出的电信号以重构图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大学,未经广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3145.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