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接头填充用超高性能压浆材料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966.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61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於林锋;樊俊江;韩建军;孙丹丹;沈贵阳;史若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E21D9/00;E21D11/10;E21D11/15;C04B18/14;C04B16/06 |
代理公司: | 上海九泽律师事务所 31337 | 代理人: | 周云 |
地址: | 20003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管幕箱涵 一体化 结构 接头 填充 超高 性能 材料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接头填充用超高性能压浆材料,针对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对钢管接头孔道压力注浆材料超高抗压强度和超高抗弯强度的要求,以水泥,硅灰、超细矿粉、粉剂聚羧酸减水剂、膨胀剂、纤维为主要原材料,采用超低水料比(0.16~0.18)和超高速搅拌工艺(搅拌速率不小于3000r/min),制备兼具高流动性和超高力学性能的压浆材料,超高性能压浆材料的28d抗压强度大于130MPa,28d抗弯强度大于20MPa。采用大于0.8MPa的压力注浆,可实现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在宽度为3mm~7mm钢管接头缝的填充密实,大幅强化节点连接,使钢管混凝土兼具管幕的开挖支护和箱涵结构承载功能,从材料的角度为实现管幕箱涵一体化工艺提供技术保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工程压力注浆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接头填充用超高性能压浆材料。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以及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交通已日趋拥挤。为进一步缓解不断增大的交通压力,立交结构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城市里,下穿地道就是一种常用的立交形式。如何在穿越繁忙高速公路、市政道路时不中断交通,控制路面沉降和横向位移开裂,并最大限度地较少工期,成为下穿立交工程施工方法优化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其中开挖工艺优化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管幕法是一种目前常用的暗挖工艺,该方法利用微型顶管技术在拟建的箱涵四周顶入钢管,钢管之间通过锁扣在钢管侧面相接形成排管,并在锁口孔隙注入止水剂达到止水效果,钢管中浇筑混凝土形成超前支护,然后在管幕的保护下施做地下箱涵结构。管幕法虽然技术成熟,应用广泛,但也存在其自身的缺点,例如:箱涵与管幕之间空隙不好控制,空隙过大且填充不密实,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局部路面沉降;埋入的钢管仅能起到初期围护作用,不能回收,工程投入大,造价高。因此,近年来出现了管幕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
管幕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是对管幕法的改进,但在工法上有较大的区别,主要通过大尺寸钢管的连接设计与构造设计,将拟建构筑物直接施做于所顶钢管内,完成地下结构的构筑,实现的管幕和箱涵功能一体化和施工一体化。与传统的管幕法相比,管幕箱涵一体化施工方法主要具有如下优点:(1)减少了钻孔、压入的施工,对道路的影响更小,安全性能更高。(2)原来作为围护功能的钢制节段可直接作为主体结构使用,经济性提高,施工工期缩短,地下空间利用更加合理。
管幕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的主要步骤如下:(1)进行发进竖井、到达竖井的施工;(2)根据构筑的道路线牵引顶入基准钢管;(3)将基准钢管的接头作为导向,依次插入相邻的一般钢管、隅角钢管、调整钢管;(4)壁后注浆(钢管迎土面注浆);(5)钢管接头部位的压力注浆;(6)钢管内浇筑高流动度混凝土;(7)挖掘管节内部土砂;(8)隧道内装。
由于管幕箱涵一体化施工技术要求填充混凝土的钢管连接成的管幕具有箱涵的功能作为整体直接受力,因此钢管与钢管之间的锁口连接处成为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的薄弱点,需使用超高力学性能的压浆材料进行节点强化。
钢管接头孔道压力注浆主要用于填充相邻钢管接头相互搭接形成的孔道,使管幕箱涵相邻钢管协同受力,提高管幕箱涵整体刚度及抗弯、抗剪能力。钢管接头注浆的施工条件类似于桥梁工程预应力孔道压浆,但锁口的尺寸要更小,仅为3mm~7mm。在技术上除了要求具有高流动性外,还需具有超高的抗压强度和超高的抗弯强度。对于压浆材料,在力学性能达到一定程度后,进一步提高力学性能以实现超高力学性能和继续保持高流动性具有一定的矛盾性,因此现有的压浆材料是远不能满足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需求的。
发明内容
针对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钢管接头对的压浆材料的特殊要求,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压浆材料力学性能不足以及压浆材料高流动性和超高力学性能无法协同实现的技术难点,通过膨胀剂和高强高模聚乙烯醇纤维协同提升压浆料的抗裂性能,提供了一种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接头填充专用超高性能压浆材料,以满足管幕箱涵一体化结构的承载要求。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建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9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