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41311.0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611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夏炎;刘传新;张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6 | 分类号: | E02D5/76;E02D17/20 |
代理公司: | 南京行高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404 | 代理人: | 王培松;王菊花 |
地址: | 211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自适应 锚固 装置 及其 施工 方法 | ||
1.一种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锚杆(1)、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2)、锚杆套(3)以及底杆(5);
所述转动调节盘(2)套设在所述固定锚杆(1)一端;
所述固定锚杆(1)另一端伸于锚杆套(3)内,且固定锚杆(1)与锚杆套(3)转动固定连接;
所述应力条(4)嵌入的安装到所述锚杆套(3)外侧壁;
所述底杆(5)设于锚杆套(3)下端,底杆(5)上端与固定锚杆(1)下端固定连接;
其中,应力条(4)与固定锚杆(1)传动配合,所述应力条(4)下端与底杆(5)滑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锚杆(1)包括锚杆本体(12)以及在锚杆本体(12)上端固定的锚杆头(13);
所述锚杆本体(12)下端固定有旋转头(11),所述锚杆本体(12)通过旋转头(11)与底杆(5)转动固定连接;
所述固定锚杆(1)设于锚杆套(3)内侧,且固定锚杆(1)外侧壁上设有螺纹,所述锚杆头(13)设于锚杆套(3)上端,所述转调节盘(2)固定到锚杆头(13)外侧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头(11)为横截面呈倒T型的圆台。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2)包括圆环形的调节本体(21),所述调节本体(21)固定套于锚杆头(13)上;
所述调节本体(21)下端固定有限位圆环(22),所述限位圆环(22)为横截面为L型的圆环状,所述调节本体(21)通过限位圆环(22)转动固定于锚杆套(3)上端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套(3)包括滑块(31),所述滑块(31)外侧壁上设有配合凹槽(32),所述滑块(31)滑动设于锚杆套本体(34)内侧;
所述锚杆套本体(34)为两端贯通的空心圆柱壳体,所述锚杆套本体(34)外侧壁上设有定位卡条(36),所述锚杆套本体(34)下端固定有挤压卡条(35),所述挤压卡条(35)内侧壁上设有配合挤压滑条(33),所述配合挤压滑条(33)与配合凹槽(32)滑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条(4)包括应力条本体(41),所述应力条本体(41)共设有三个,三个所述应力条本体(41)设于锚杆套本体(34)外侧壁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三个应力条本体(41)上端皆与锚杆套本体(34)固定连接,下端与底杆(5)滑动配合;
应力条本体(41)内侧设有两个滑块(42),两个滑块(42)皆为圆环形,两个滑块(42)内侧壁上皆设有螺纹,且螺纹旋向相反;滑块(42)之间通过内侧壁螺纹转动固定于锚杆本体(12)上;两个滑块(42)外侧壁上皆均匀固定有推送杆(43),且推送杆(43)一端与滑块(42)转动连接,另一端与转动座(44)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座(44)固定于应力条本体(41)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杆(5)包括底杆本体(53),所述底杆本体(53)为实心圆柱体;
所述底杆本体(53)上端设有转动限位凹槽(51),所述底杆本体(53)通过转动限位凹槽(51)与固定锚杆(1)转动连接,且转动限位凹槽(51)与旋转头(11)相配合;
所述底杆本体(53)外侧壁下侧均匀设有多个固定凹槽(54),所述底杆本体(53)外侧壁上侧均匀设有应力条配合滑槽(52),所述应力条配合滑槽(52)与应力条本体(41)下端滑动配合。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边坡的自适应锚固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在变形边坡上打孔;
2)将自适应锚固装置底杆(5)伸入孔内;
3)转动可旋转的转动调节盘(2),转动调节盘(2)带动固定锚杆(1)转动滑块(31)以及滑块(42)移动;
4)滑块(31)移动,使挤压卡条(35)张开,进而对孔壁进行挤压,将自适应锚固装置卡在孔内;
5)滑块(42)移动,带动推送杆(43)移动,进而将应力条本体(41)张紧成弓形,且应力条本体(41)与孔壁紧密接触;
6)向孔内注浆,待其凝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4131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GIS可视化超声波局放传感器
- 下一篇:防滑型新能源汽车椅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