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时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9336.7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8524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0 | 分类号: | G06F11/30;G06F11/34 |
代理公司: | 北京乐知新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4 | 代理人: | 周伟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时序 数据 处理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时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确定第一计算节点的第一时序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匹配的第二计算节点的第二时序数据;如所述第一时序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满足相应的形态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时序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转换位置;根据所述转换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根据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确定第三时序数据;避免了现有技术中时序数据仅仅能体现出计算节点本身的负载情况,无法反应HA架构整体的负载情况的问题,更加有利于就HA架构的整体负载情况进行各类分析和延伸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时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双机集群系统,或称高可用性架构(即Highly Available,简称HA)是数据库/服务器领域中,一种可以有效保证业务连续性的解决方案。其特点是架构中通常包括2个计算节点,其中一计算节点承担任务负载,同时另一计算节点作为备用。在必要的情况下,2个节点能够发生切换,即迅速的将任务负载转移到备用的计算节点中进行。由此保障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连续性。
在此场景下,HA架构中的每个计算节点均有着各自的时序数据。该时序数据通常可以反应出,该计算节点上负载/时间的二维关系,如图1所示。但是,图1中的时序数据仅仅能体现出计算节点本身的负载情况,而无法反应HA架构实际有效的负载情况,因此不利于就HA架构实际有效的负载情况进行各类分析和延伸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序数据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以上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时序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计算节点的第一时序数据;以及与所述第一计算节点匹配的第二计算节点的第二时序数据;
如所述第一时序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满足相应的形态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时序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转换位置;
根据所述转换位置,确定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
根据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确定第三时序数据。
优选的,所述如所述第一时序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满足相应的形态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时序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转换位置包括:
如在特定的时间窗口内,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包括第一形态,且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包括与所述第一形态对应的第二形态;则将所述第一形态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一时序数据的转换位置,将所述第二形态的位置确定为所述第二时序数据的转换位置。
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确定第三时序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以确定所述第三时序数据;
所述拟合处理包括,数据拼接处理、数据剪接处理或数据填充处理。
优选的,所述第一类状态数据包括,负载状态数据;则所述将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第一类状态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以确定所述第三时序数据包括:
将所述第一时序数据中的负载状态数据和所述第二时序数据中的负载状态数据进行拟合处理,以确定高可用性架构的负载状态数据;
将所述高可用性架构的负载状态数据确定为所述第三时序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想(北京)有限公司,未经联想(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93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