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湿蒸椅子及包含其的桑拿房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8059.8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6561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赵阳;王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淮南师范学院 |
主分类号: | A47C1/00 | 分类号: | A47C1/00;A47C4/04;A47C3/20;A47C7/56;A61H33/06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罗晶 |
地址: | 23203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椅子 包含 桑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湿蒸椅子,包括座椅部、滑轨、滑块、第一气缸及控制装置;座椅部与滑块连接,座椅部适于随着滑块沿滑轨上下移动;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活塞及第一缸体;滑块与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气缸、感应块及复位装置;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活塞及第二缸体;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管道连通,第一活塞向下移动时,第二活塞向上移动;第二活塞适于驱动感应块向控制装置外部伸出或收回;感应块伸出时适于接触外部的近铁传感器以发送动作信号;复位装置趋于推动第二活塞移动至最低位置,并使得第一活塞位于最高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包含湿蒸椅子的桑拿房,本发明的湿蒸椅能够在潮湿温热环境中长期工作,具有安全、控制准确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座椅机械设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湿蒸椅子的机械结构及包含其的桑拿房。
背景技术
湿蒸是桑拿的一种形式,它主要是通过蒸汽与皮肤接触,从而扩张毛孔以排出毒素,达到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的效果。湿蒸通常通过电能将水烧开并产生蒸汽,而后通过管道引入一个密闭的湿蒸房中。湿蒸房内充满水蒸气,湿度较大。目前的湿蒸房采用人工控制的方式,一般在湿蒸房外具有控制开关,在触发开关后,启动锅炉产生蒸汽,并将蒸汽以一定的间隔时间送入湿蒸房中。目前的疗养宾馆中并非只具有单一的湿蒸房疗养方式,通常还具有汗蒸、湿蒸、温泉、鱼疗、水浴SPA等项目,客户根据其需求进行选择。因此湿蒸在一定的时间内可能处于闲置的状态,从而致使了能源的浪费。考虑到湿蒸的桑拿房中具有较大的水汽,并且水汽具有较高的温度,采用红外或电控传感器的方式可能带来一定的用电危险以及设备短路的风险,因此并不推荐在湿蒸房中直接使用供电设备。同时湿蒸房一般较为狭窄,以便于将水蒸气局限在较小的范围内,防止水蒸气散失而达不到疗效,因此湿蒸房对其空间的使用同样具有较高的要求。桑拿房湿蒸椅子的设计,同样应当遵循人因工程的基本原则,使得在湿蒸环境下湿蒸椅子能够有效地、安全地、健康和舒适地为使用者提供服务。
发明内容
为解决至少一个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基于人因工程设计,结合使用CAD/CAM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工程实践中获得了具有节约能源、安全可靠、舒适度高的座椅。本发明采用以下方案实现:
一种湿蒸椅子,包括座椅部、滑轨、滑块、第一气缸及控制装置;所述座椅部与所述滑块连接,所述座椅部适于随着所述滑块沿所述滑轨上下移动;所述第一气缸包括第一活塞及第一缸体;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活塞固定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第二气缸、感应块及复位装置;所述第二气缸包括第二活塞及第二缸体;所述第一缸体与第二缸体管道连通,所述第一活塞向下移动时,所述第二活塞向上移动;所述第二活塞适于驱动所述感应块向所述控制装置外部伸出或收回;所述感应块伸出时适于接触外部的近铁传感器以发送动作信号;所述复位装置趋于推动所述第二活塞移动至最低位置,并使得第一活塞位于最高位置。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装置为气缸复位弹簧,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箱壳体及限位板;所述控制箱壳体内部设有条形限位部;所述限位板固定于所述第二活塞的顶部,所述气缸复位弹簧一端与所述控制箱壳体的顶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板的顶部连接;所述条形限位部适于与所述限位板接触,所述限位部限制所述限位板最大的向上移动距离。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转台、摇杆、竖杆、连接杆及控制箱盖板;所述竖杆适于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台与所述控制箱壳体顶部连接,所述摇杆呈现“L”型,所述摇杆的中部与所述转台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竖杆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摇杆的长臂末端转动连接;所述控制箱盖板设有适于所述感应块滑动的槽孔;所述感应块的中部设有控制槽,所述摇杆的短臂适于伸入所述控制槽,所述感应块适于随着所述摇杆的转动伸出或缩回所述槽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缸体直径大于所述第一缸体直径。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座及座椅复位弹簧,所述固定座一端固定连接于所述滑块的下部,固定座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部转动连接;所述座椅复位弹簧的一端与所述滑块的上部连接,座椅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座椅部固定连接,所述座椅复位弹簧趋于将所述座椅部绕固定座向上旋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淮南师范学院,未经淮南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80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