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011537555.1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465275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4 |
发明(设计)人: | 刘晓谦;王美玲;王智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36/28 | 分类号: | A61K36/28;A61P11/00;A61P29/00;A61P25/00;A61P31/14;A61P25/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唐颂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55 | 代理人: | 刘伟;任玮静 |
地址: | 655415 云南***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灯盏 花药 含量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方法,所述包括下述步骤:将采集的灯盏花进行湿热蒸汽预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得到。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由于其是通过降低在加工过程中灯盏乙素降解,因此,能够显著提高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的含量,并且经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的含量能够在储存期间抵抗湿度影响,保持含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灯盏花药材的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方法。
背景技术
灯盏花为菊科植物短葶飞蓬Erigeron breviscapus(Vant.)Hand.-Mazz.的干燥全草,为云南著名中药,夏、秋二季采挖。民间用于治疗感冒头痛、筋骨酸痛、小儿麻痹症等。临床用于治疗脑血管意外引起的偏瘫、肢体麻木、口眼歪斜、语言不利。其上市的制剂主要有灯盏细辛注射液、灯盏乙素注射液、灯盏乙素氯化钠注射液、注射用灯盏乙素、灯盏乙素片、灯盏花颗粒、灯盏乙素分散片、灯盏乙素滴丸等。
上述已上市的中成药制剂均是以灯盏花药材为原料经提取、精制制成,或以灯盏花药材的主要活性成分灯盏乙素为原料制成。目前所有以灯盏乙素为原料的中成药制剂也均是经适宜的方法,经提取、富集、精制,得到纯度较高的灯盏乙素。因此,保证药材中灯盏乙素的含量以及保障高含量药材中的灯盏乙素不流失或少流失,对于该类制剂的生产和质量至关重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提高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方法,其通过降低在加工过程中灯盏乙素降解从而提高灯盏花中灯盏乙素的含量。
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1.一种提高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含量的方法,其包括下述步骤:
将采集的灯盏花进行湿热蒸汽预处理,然后进行干燥得到。
2.根据项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湿热蒸汽处理指的是使用湿热蒸汽对采集的灯盏花进行熏蒸。
3.根据项2所述的方法,其中,熏蒸的时间为10-30min,优选为15-30min。
4.根据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湿热蒸汽为常压湿热蒸汽或者高压湿热蒸汽。
5.根据项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熏蒸为带式一过性熏蒸或固定架式熏蒸。
6.根据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采集的灯盏花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割取离地面1-3cm处的灯盏花地上部分;
将所得到的灯盏花地上部分进行铺盘得到采集的灯盏花。
7.根据项6所述的方法,其中,铺盘的厚度为2-5cm。
8.根据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干燥为鼓风干燥、微波干燥或微波真空干燥。
9.根据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干燥温度为60-100℃。
10.根据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干燥至灯盏花药材中的含水量不高于8%。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由于其是通过降低在加工过程中灯盏乙素降解,因此,能够显著提高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的含量,并且经过本发明所述方法处理后,灯盏花药材中灯盏乙素的含量能够保持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做以详细说明。虽然显示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发明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发明,并且能够将本发明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宣威市龙津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755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