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终端切换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011535747.9 | 申请日: | 2020-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27027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川;余乐;赵国锋;韩珍珍;孙南彬;刘恩慧;刘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H04W84/06;H04B7/185 |
代理公司: | 重庆辉腾律师事务所 50215 | 代理人: | 卢胜斌 |
地址: | 400065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融合 网络 终端 切换 方法 | ||
1.一种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地面终端根据其服务卫星和邻居卫星的切换测量信息进行预承载切换信令判决;所述预承载切换信令判决的触发准则包括在地面终端未进入服务小区和邻居小区切换重叠区域前,地面终端与切换带边缘距离为L时,地面终端触发预承载切换;
S2、服务卫星收到预承载切换信令后,采用多属性决策在其邻居卫星列表中选择出最佳目的卫星;
S3、服务卫星向目的卫星发出切换申请,目的卫星为地面终端分配所需要的资源;
S4、地面终端满足切换判决事件时触发切换,服务卫星向地面终端下发目的卫星资源;
S41、在服务卫星收到目的卫星切换申请确认信令时,开启等待时钟;
S42、如果等待时钟超时,即地面终端没有发出切换申请,服务卫星丢弃目的卫星为地面终端产生的资源;
S43、服务卫星向目的卫星发送切换失败的信令,目的卫星释放已分配给地面终端的资源;
S44、当地面终端满足任一切换判决条件时,向服务卫星发出切换申请,服务卫星将目的卫星为地面终端申请的资源下发,地面终端按照收到的资源进行无线链路重新配置;
S45、服务卫星向目的卫星发送地面终端状态转移信令,其中包含地面终端的上下文;
S5、地面终端通过随机接入过程与目的卫星进行连接,完成星间切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测量信息包括地面终端可视范围内的服务卫星和邻居卫星的参考信号接收功率值p、地面终端与服务卫星的仰角角度w以及服务卫星的空闲信道数量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包括:
S21、服务卫星在接收到地面终端的预承载切换信令后,服务卫星根据星历获得可切换邻居卫星列表;
S22、选取出多个邻居卫星影响地面终端星间切换的目标属性,建立出多属性模型;
S23、利用理想点法求解多属性模型,求出各个卫星的正理想值和负理想值之间的加权欧氏距离,得出最佳目的卫星。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属性模型包括:
由若干影响切换的目标属性和若干可选目的卫星方案建立出原始决策矩阵;
采用向量规范化方式确定出原始决策矩阵的归一化矩阵;
利用主观赋值法中的特征向量法给每个影响切换的目标属性赋权重;
设计出加权矩阵,将经过权重向量加权的归一化,从而确定出归一化决策矩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理想点法求解多属性模型包括:
计算出不同目标属性下每个备选方案的贡献度,按照熵值法计算出同一目标属性下所有备选方案的总贡献度;
按照所述同一目标属性下所有备选方案的总贡献度,计算出不同目标属性下每个备选方案的一致性程度;
按照所述一致性程度计算出目标属性的客观权重;
利用所述客观权重对理想点法的主观权重进行修正,将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的乘积归一化;将修正后的权重值作为加权矩阵中权重值;
确定出各个卫星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之间的加权距离;
计算出正理想解与负理想解的相对接近程度,确定出每个备选方案的评价指数,并按照评价指数进行降序排列,选择出评价指数最大的卫星作为最佳目的卫星。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星地融合网络的终端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
S31、服务卫星向切换目的卫星发送切换申请信令;
S32、目的卫星在收到切换申请信令后,目的卫星为地面终端分配新的小区无线网络临时标识资源;
S33、目的卫星向服务卫星发送切换申请确认信令,并携带为地面终端分配的资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邮电大学,未经重庆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11535747.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